缩略图

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

作者

焦海波

新乡市明德小学 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高度关注,以及“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大单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强调系统性、整合性和实践性,为作业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探索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本研究力求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方案。同时,本研究还将关注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随着国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高度重视,以及“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实,如何优化作业设计,使之既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系统性、整合性和实践性特点,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倡导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理念与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高度契合,也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带来了新的启示。然而,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大单元教学理念融入作业设计,使之既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仍需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面临的新挑战

(一)作业负担重且形式单调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普遍面临负担过重的问题,学生需完成大量书面抄写和练习题,形式单调乏味。这种传统作业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身体负担,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作业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缺乏系统整合与个性化

作业设计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整合性,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未能提供个性化的作业方案,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实践性和创新性不足

现有作业设计过于注重知识的巩固和技能训练,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这导致学生缺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的机会,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缺乏创新性的作业设计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四)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健全

作业评价和反馈机制存在不完善之处,如评价标准单一、反馈不及时等。这导致学生难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无法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同时,教师也难以通过作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影响了作业设计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二、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系统性整合策略

在大单元教学的宏观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务必强调知识的系统整合与深度关联。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革命岁月”主题为例,作业设计应跳脱出单篇课文的局限,立足于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精心梳理其中的知识脉络与历史线索。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经典课文进行有机融合,设计一项让学生绘制单元思维导图的作业。这一作业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每篇课文的内在联系,还能够促使他们从宏观角度把握革命历史的发展脉络,深刻理解革命精神的传承与演变。通过这一策略的实施,学生的全局观与逻辑思维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他们对“革命岁月”这一单元主题的理解也将更加全面而深刻。

(二)差异化设计策略

鉴于学生个体间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必须注重差异化,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长。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可爱的生灵”为例,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基础作业、提高作业和拓展作业。基础作业侧重于字词和段落的掌握,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作业则要求学生仿照课文描写动物,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拓展作业则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了解动物的独特习性,并动手制作手抄报,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这种差异化设计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了成就感,进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实践性与创新性融合策略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创新性元素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神话单元是一个很好的实践与创新结合的例子。通过布置编写神话剧本并进行表演的作业,学生不仅能够发挥创新思维,设计情节和台词,还能在表演过程中锻炼表达与实践能力。这种作业形式将抽象的神话故事具象化,加深学生对神话文化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

(四)即时反馈与多元化评价策略

及时反馈与多元化评价是提升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民间故事单元为例,学生在完成讲述民间故事的作业后,教师利用课堂进行即时反馈,指出讲述中的问题,如流畅度、情节完整性等。同时,评价时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加入学生自评和互评,从故事内容丰富度、语言感染力、肢体动作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这种即时反馈与多元化评价策略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同时,它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了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聚焦于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旨在通过系统性整合、差异化设计、实践性与创新性融合以及即时反馈与多元化评价等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大单元教学视域下的作业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明明.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

[2] 顾灯燕."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路径研究[J].读写算, 20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