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游戏干预在幼儿园融合教育中对特需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分析

作者

潘艺萱

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七幼儿园 邮编:362121

【摘要】随着当今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幼儿园中的融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机制,成为当今我国幼儿园办学的重要理念。融合教育指的是将一些特需幼儿融合到正常的教育活动班级中,通过为他们共同开展教育游戏活动,来减少他们的心理消极暗示。在融合教育活动中,这些幼儿能够与正常的幼儿进行交往与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交技能等等,从而为他们营造健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然而由于他们存在一些不同的缺陷,正常的游戏活动往往需要教师干预才能顺利进行。本文就游戏干预在幼儿园融合教育中对特需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游戏是当今大多数教师比较喜欢使用的教学策略之一,特别是在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通过组织幼儿们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能够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团结合作的力量,并激发幼儿的情感内心感知,有助于让其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更快适应。为了保障特需幼儿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游戏环节,教师需要在他们的游戏过程中加强对他们的关注,从而了解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并对他们提供一些指导帮助等干预,这样特需幼儿的认知发展能力将得到有效的培养。

一、提供认知刺激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高质量的游戏内容不仅仅要求幼儿完成一些简单的游戏操作,而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游戏规则,引导幼儿对游戏的性质和内容进行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锻炼逻辑思维与综合能力。同时,在游戏进程中,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些感知素材,包括一些游戏的背景音乐、与游戏相关的艺术插图等等。这些游戏活动衍生材料不仅能够对普通幼儿起到一定的认知刺激,而且也能够让特需幼儿感受到游戏活动的充足乐趣。为了更好的让这些游戏素材激发特需幼儿的认知能力,教师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强调与干预。

例如,教师在为幼儿设计游戏活动时,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游戏设计质量。结合当今我国幼儿园融合教育的要求,教师需要适当的提升游戏的复杂性。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需要毫无标注的提升游戏的难度,而是在幼儿的游戏中为幼儿增加一些高质量的背景音乐、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为幼儿增添一些趣味性的教育活动。同时,在特需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通过适当的干预让他们顺利完成游戏环节,培养他们的信心。而且教师也要注重引导他们关注游戏中的细节,从而让他们的感官能力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培养与发展,促进特需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提升注意力

处于幼儿时期的幼儿注意力都相对较差,普通幼儿存在着这一问题,特需幼儿这一问题可能会更加严峻。这一问题属于幼儿时期的特点,但是对于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不利影响是比较大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干预的方式来锻炼幼儿的注意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能够让幼儿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游戏规则,而且还能让幼儿更加专注的对待游戏环节。在对游戏活动进行干预时,教师需要注重分析干预的时机,要尽可能的减少自身干预对幼儿游戏活动的阻碍和影响,否则不但幼儿的注意力不但难以提升,而且还会阻碍幼儿注意力的提升。

例如,由于特需幼儿对于游戏的规则理解以及适应性相对较差,即使教师在游戏前对他们提供一些讲解,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也很容易进行遗忘。这一情况不仅不能让他们顺利的完成游戏内容,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的游戏体验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在游戏讲解时注重提升幼儿的注意力,对于他们不明白的游戏规则应该在游戏开始前进行二次讲解,从而让特需幼儿的注意力放在规则理解中。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当特需幼儿游戏度参与度不高时,教师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他们将精力放在游戏体验中,从而锻炼特需幼儿的注意力。

三、提升语言社交能力

在融合教育模式下,教师能够为特需幼儿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幼儿语言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在这样的环境下,特需幼儿不仅能够获得教师的特别关注,从而减少一些由于身体缺陷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通过鼓励正常幼儿对特需幼儿进行关爱与帮助,教师不仅能够营造有爱的生活环境,而且还能让普通幼儿的思想境界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还能让特需幼儿能够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提升幼儿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同时,能够让特需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

例如,教师可以为融合幼儿们设计一些语言游戏活动,让普通幼儿与特需幼儿通过游戏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普通幼儿能够更好的了解特需幼儿的基本情况,有助于让普通幼儿更加愿意积极主动的与特需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建立身后的友谊。在这样的环境下,特需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感受到乐趣,让他们能够更加顺利的接受融合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特需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在游戏过程中,特需幼儿需要与正常幼儿进行大量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锻炼特需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这一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特需幼儿更好的完成游戏内容,还能对其后续的生活与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

四、提供情绪调节机会

在融合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游戏环节的设计,特需幼儿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这些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特需幼儿的参与兴趣。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教师通过适当的接入与干预,教师能够有机会参与到特需幼儿的情绪调节中。对于一些在游戏活动中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干预的方式了解他们情绪波动的最根本原因,从而根据不同情况适当的为他们提供一些疏导服务。而且在游戏干预的过程中,对于情绪波动的幼儿,教师应该避免直接的批评,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让特需幼儿的情绪能够更加稳定。

例如,对于特需幼儿来说,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即对于游戏环节不感兴趣、不愿意参与;对其他幼儿的交流和沟通不满意;无法顺利完成游戏完结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是造成幼儿情绪波动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先肯定特需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优秀表现,帮助特需幼儿树立良好的游戏参与信心。然后教师可以先带离情绪波动的特需幼儿进行干预交流和沟通,从而确保其他幼儿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于特需幼儿进行沟通时,教师应该在安抚他们情绪的同时,积极寻求他们能够满意的解决方案,并为他们介绍一些情绪控制的方法,让给他们在后续的游戏参与中能够更好的把控情绪。

【结束语】综上所述,游戏干预在幼儿园融合教育中,对特需幼儿认知发展影响显著。多样化认知刺激激发了特需幼儿学习兴趣,为认知发展奠定基础。在游戏过程中,要求高度集中注意力,对特需幼儿进行宝贵训练,提升其注意力稳定性和持久性。游戏互动还促进了特需幼儿语言和社交技能的提升,让他们学会表达、理解和尊重,对社交和情感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游戏提供了一个安全环境,让特需幼儿自由表达情绪,学习调节管理,对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汤小凤. “融合教育”视域下学前特需幼儿干预行动策略——“诺诺入园记”带来的思考与行动 [J]. 学前教育论坛, 2024, (02): 96-100.

[2]刘玉平,严晓红,刘洋,等. 融合共生 平等共建——园家社协同共育共促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究 [J]. 学前教育论坛, 2024, (02): 106-111.

[3]赵庆. 推进学前融合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思与行——基于江苏省镇江市学前融合教育实践经验 [J]. 现代特殊教育, 2024, (23): 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