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研究
迟劼
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121
摘要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下,对建筑行业的要求提高,安全问题成为人们现在越来越关心的问题。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是公路工程的重要一环,施工企业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制订技术应用对策,以提升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运行效果。基于此,结合案例工程的排水施工要求与特点,明确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需要注重设计合理性、注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两项原则,并从路基、地下水、路面三个角度阐释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此为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引言
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路基和路面排水施工技术在确保道路安全、稳定和持久使用方面产生很大影响。项目开展时要采取有效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路面损坏和地基沉降等问题,从而保障道路的正常运行。本文将深入探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介绍不同类型的排水设施和方法以及施工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1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排水效果影响因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地质条件,公路工程规模大,路面路基排水会受当地地质条件影响,如地面裂痕、岩层分布等,需提前加以防范;其二,地理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路基排水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尤其是路面上下层水,如河流水、雨水、地下水、潜藏水等,地下水多在不透水层中,不会对排水工程产生较大影响,而潜藏水因与公路间距小,可能从岩层间流出而侵蚀路基隔水层;其三,气候条件,雨水的持续冲刷与侵蚀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高速公路质量,若处理不及时,路基稳定性会受到较大影响,故而在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阶段应进行细致的规划,将气候条件纳入考虑范畴,按最大排水量进行规划设计。
2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2.1路面表层排水施工
公路路面表层排水施工期间,应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材料,或者在路面上施加特殊的涂层,以增加路面的排水性能,达到有效解决水害问题的目的。同时,结合路面的具体排水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孔布置形式。拦水带对雨水有较好的拦截效果,在其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与路面材料之间的密封性达到设计要求,尤其要加强接缝位置的处理,保证雨水不会沿着接缝渗透到路面结构内部而影响路面的整体使用寿命。除此之外,还要依据路肩、路面横坡以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流水槽,以提高施工成效。
2.2边坡养护
在公路路基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参数中边坡结构是重要构成要素。案例工程为避免雨水冲蚀而诱发病害,采取针对性技术手段对边坡进行维护加固处理。首先针对雨水冲蚀影响而导致的冲沟、塌陷等病害利用8%灰土进行填充、夯实,以恢复边坡原貌。针对冲蚀严重冲沟较深的区域则予以台阶式填筑,将冲沟中砂石、泥土等杂物清理干净后挖设台阶,换填黏性更好的土壤,经修整压实后恢复边坡的原貌。与此同时,及时清理运出清理边坡所产生的杂物,将根系生长发达的植物种植在边坡位置,通过根系的延展提高边坡土壤的稳定性,如见图1。为避免边坡结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对个别位置予以镶嵌土工格。本项目选择边坡养护植物时综合分析太原市气候特点以及植物根系发达程度和生长环境适应性,种植后落实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防冻养护等工作。一些边坡位置原有植草,在此次养护中对缺失位置予以补种,强化边坡养护效果。
2.3路堤边坡排水施工
路堤边坡排水作为排水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多是通过在公路坡面安装分级偏颇沟壑、急流槽进行排水,收集雨水后汇聚到排水系统中。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可将该排水系统划分为常规排水和应急排水两种模式。前者是为应对日常排水所需,将雨水、道路积水等通过道路表面的坡度、疏水装置及时排出,这要求设计人员结合日常排水量设计路面坡度,然后再通过沟壑、急流槽等装置加以收集;后者则是为应对暴雨、暴雪等情况,在常规排水设施的基础上,在公路坡脚位置设置若干导水管,将水流导入附近排水系统中,或者引入相关智能排水装置,感应公路各阶段积水量,自动启闭相关排水装置,以此减少积水对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因该排水方法的造价较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前规划,进行整体化设计,以此降低经济压力。
2.4路基地下排水施工
在地下水发育严重的地区,采用渗流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排水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引导地下水在路基内部流动,快速将水分排出路基以外,防止水分滞留引发不良影响。明沟、暗沟和渗井等设施作为排水的目标地点,实现地下水的汇集和排放。其中,渗沟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排水设施,尤其在挖方路段的应用比较常见。通常情况下,渗沟位于边沟的下部,其设计考虑地下水的积聚点,以便迅速引导地下水进入渗沟。为确保渗沟的排水效果,通常会控制渗沟的深度,超过80cm。深度的具体设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渗沟的构建材料是关键,通常会采用砂砾材料或碎石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能够迅速将地下水引导进入渗沟内部。此外,在渗沟底部铺设透水管也是常见的做法,以确保排水的顺畅性和效果。在进行地下水排出设施的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的流动情况、地形地貌、土壤性质等多方面因素。采用渗流的方式,通过明沟、暗沟、渗井等设施将地下水迅速汇集和排出,有效地维护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地下水引发的不利影响。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具体地区和情况,进行合理的渗沟深度和材料选择,确保排水效果达到设计标准,为道路的可靠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2.5沟槽回填
在沟槽回填前完成预制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盖板安装,再用适当厚度砂浆调平,关注以下回填要点。1)要求回填土含水量达标,若含水量过大,结合现场环境、天气状况等,采取掺半或者晾晒石灰粉方法,降低回填土含水量,使其保持最佳状态;沟顶以上0.5m区间内采取人工夯填,控制每层夯实厚度≤15cm;沟顶1.5m以上选择压路机+推土机回填,操作工序严格遵循规范进行;回填土高度到路床以下15cm处,该施工段管线施工完成后,进行回填压实,提升路基整体稳定性;回填前清除槽内积水、杂物等。2)沟槽两站同步回填,要求两站高差≤30cm,管顶以上50cm内灵活选择夯实设备,避免损坏管道结构;设定回填土煤层虚铺厚度20~25cm;回填土中禁止掺入石块、碎砖等;分段回填过程中,保持相邻段接茬呈阶梯状,避免漏夯;完成煤层填筑后,经质检员检查、确认后进行下层回填。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满足公路工程建设要求,施工企业应认识到路基路面排水施工的重要性,合理分析施工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科学制定应对策略,强化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同时,依照公路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要求与特点,在严格遵循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可行且先进的施工技术,灵活制订施工方案,稳步提高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江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33):31-33.
[2]覃悠泰.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设计[J].大众科技,2022(8):19-21.
[3]崔建奇.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建设,2022(6):122-124.
[4]黎剑海.公路工程中大空隙率排水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3(2):32-35.
[5]刘方剑,李贵芬.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举措[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1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