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学评一体化下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研讨

作者

吴赛红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东坪镇闵家完小

摘要: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要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确保课堂的高品质与高效化功能。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确保教学相融的基础上,以评价为纽带衔接、反馈、促进教与学,增强教学实效。基于此,本文着眼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与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度融合,主要探讨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能够着眼于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发展,培育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基于此,持续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强化课程的育人价值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构建高品质与高效化的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时,渗透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能够通过教、学、评的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故而,现阶段教学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有效融入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的策略。

一、教学案例介绍

以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应对自然灾害”为例。该课主要内容包括,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防御自然灾害、不屈的抗灾精神,所对应的主题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了解突发公共卫生实践、地震、洪水等抗疫抗灾的伟大实践,认识“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价值。‍

二、教学评一体化下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

(一)基于课程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评要紧紧围绕同一个目标展开,在目标指引下确保教、学、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学评一体化下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要先着眼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具体而言,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和新课程标准两个方面切入,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

“应对自然灾害”是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爱护地球共同责任,主要介绍了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以及防御措施。“应对自然灾害”属于高段内容,新课程标准关于第三学段(5-6年级)教学作出以下提示,“掌握基本的应对灾害和保护生命安全的技能”“热爱并尊重自然,自觉保护环境”“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敬畏生命”。基于此,课堂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分布情况、表现、危害以及防灾避险知识;了解人类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体会人们在危难中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1]。

(二)基于目标设计系列化课堂学习任务

教学评一体化下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要点之一,就是根据已经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之对应的学习任务,以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促进教学目标达成。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基于目标设计系列化课堂学习任务时,也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基本学情和最近发展区,避免学习任务过于简单会过于困难,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2]。

“应对自然灾害”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目标设计“避险知识我知道”“科学防御我知道”“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三项学习任务。任务一的具体学习活动:思考雷雨交加时,能否在大树下避雨?在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区,能否在山谷扎营?地震发生时,是否应躲在房间不出来?等问题。任务二:利用教材与网络搜集我国在自然灾害防范方面的成就,如已经建成的防灾减灾工程;整理自然灾害监控和预警系统发布出来的信息,说一说这些信息所代表的含义。任务三: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新闻中有关重大自然灾害的报道,讲述关于抗灾感人故事,说一说你的感悟体会。

(三)基于课堂教与学要点实施多元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倡导以评价为纽带衔接、反馈、促进教与学,增强教学实效,故教师在构建高品质的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时,应基于课堂教与学要点明确评价要点,随之将评价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以通过评价动态化评价教与学,进而通过持续反馈回来的结果调整改进教与学,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3]。

面对“应对自然灾害”教学中的三项任务。教师可根据任务一设计“是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是否了解不同自然灾害的正确防灾避险方式”等评价指标。根据任务二设计“是否了解常见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及其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否在接受到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后知道如何做”“是否知道我国的防灾减灾工程”等评价指标。根据任务三设计“能否通过抗灾感人故事,学习到优秀的道德品质”“是否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等评价指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教学评一体化下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策略发现,教师应注重教、学、评在课堂上的合理衔接,确保教、学、评相互交织,即基于课程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基于目标设计系列化课堂学习任务、基于课堂教与学要点实施多元评价,以此提升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千红.“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4,(33):40-42.

[2]郭惠彬.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本课堂”教学实践——以《从白色污染说起》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4,25(05):101-104.

[3]许小宇.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J].教育界,2023,(1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