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拓展策略
胡文平
金乡县第二中学 邮编:272200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推出与实施,要求高中语文课堂积极进行教学模式调整,以更好地响应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与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学生积累素材、丰富知识与认知、提升素养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定意义上来讲,高效的语文阅读与学生的高考、思维、语言应用、个人素养与未来发展直接相关。而在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入深度拓展理念,能够通过多元化、趣味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深度阅读活动中,从而有效改善浅层阅读、低效阅读、形式阅读的不良效果,构建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与品格塑造为核心的全新语文阅读课堂。因此,本文重点分析深度拓展思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深度拓展;策略
长期以来,高中教师与学生始终为应试教育所累,繁重的学习与升学压力、相对紧凑的各学科学习节奏等,使得语文阅读的时间、质量被无限压缩,整体出现了阅读效率偏低、阅读质量不佳、阅读收获较浅等问题,甚至使得部分高中学生产生了“阅读即完成学习任务”的错误认识。而深度拓展阅读策略直指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高中语文阅读跳出表层文本阅读与知识传递的桎梏,关注知识的迁移与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这一点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本质区别,因而能够显著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实现高中学生阅读素养、习惯、思维、能力等的全面提升。
一、立足阅读文本搭建多元情境,促进内涵把握
根据心理学家罗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共情”观点,学生只有与情景产生共情才能更加深入、直接、有效地体会、悦纳、理解作者寄于文章中的情感以及文章的主旨内涵,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深度拓展阅读的整体质量。因此,在组织语文深度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阅读为本为基础,通过对文本内容、主旨内涵的解读、分析等来为学生们的深度拓展阅读搭建多元化的情境支架,从而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解读故事逻辑与人物形象,实现学生对文本内涵的全面把握。
比如,在对《边城》进行深度拓展阅读教学指导时,通过前期的文本阅读与故事线梳理,学生们既形象地感受到了边城的风情美、人情美,同时也遗憾于翠翠的爱情悲剧。在引导学生们对小说进行深度拓展阅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搭建问题情境,即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思考问题——作者为何会呈现对边城之美进行描述与对翠翠爱情之悲进行描写的矛盾?翠翠的爱情真的是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吗?另外,教师也可以以趣味阅读为出发点,来引导学生们选择小说片段进行舞台剧表演。通过以上两种情境引导下的深度拓展阅读,学生就可以实现浅层文本阅读向深层主旨内涵把握的迁移,阅读的深度、理解的广度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二、围绕阅读思考开展互动交流,发展深度思维
以学生的文本阅读过程为起点、以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思考为基础来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探究,是高中语文深度拓展阅读教学的重点,这是因为学生的知识、认知、理解与思维差异性,会导致不同学生在阅读之后形成不同的文本理解、情感体验与认知收获,而基于这种学情差异和阅读体验差异来为学生们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其本质就是通过学生们对个人阅读感悟和阅读观点的自主表达,来对其他学生的多元思路与情感进行启发,也可以通过探究问题的集中思考与交流,来逐步实现学生阅读思路的延伸、对阅读文本深层情感与思想的深度把握。通过互动交流与合作思考,高中学生将对语文拓展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持久的热情,由此便为高效的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比如,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主要围绕老兵的战争回忆展开,旨在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近距离感知战争的残酷与不幸。在围绕这本小说开展深度拓展阅读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梳理小说故事情节,并讨论第一人称叙述的特点与优势,由此,学生们就可以对小说的故事框架、表达特色与作者的情感意图建立基础认知。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深度阅读任务,如要求各个互动小组整理主人公的战争经历思维导图,体会主人公在不同遭遇情境中的心理变化,而后在小组内围绕战争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观点讨论与交流。经过激烈的小组深度思考与互动交流,各个小组大致可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受伤被俘→成功逃亡→妻女被炸死→找到儿子→儿子牺牲→领养孤儿→出车祸等起起伏伏的过程,可以深刻感受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在失望与希望的反复横跳中内心的煎熬。而造成这种变故的导火索就是战争,战争带给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最大影响就是危机,面对这种意外的危机,生活在现代稳定、和平社会的当代青年应当保持积极进取、珍惜并爱好和平的良好态度。通过以上深度拓展阅读与任务引导,学生们可以对小说内容与主旨内涵建立深刻认知,也可以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维深度。
三、依据阅读核心开展关联阅读,拓宽阅读视野
语文深度拓展阅读明显区别于传统阅读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其阅读内容的丰富性、阅读思路的延伸性、阅读视野的开放性与阅读思考的发散性,以上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师在日常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开展语文关联阅读,也就是要以课内语文教材的深度拓展阅读与解读为基础,围绕阅读文本核心,如相同的描写对象、作者、情感表达等,来进行课外深度拓展阅读文本的筛选与推荐,并为学生们提供深度拓宽阅读思考的切入点,通过课堂内外的有效链接与语文教材、课外读物的深度关联,来帮助高中学生获得阅读视野的拓宽、思考角度的延伸,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积累、阅读收获与个人品格、素养、思想、情感等均将实现质的提升。
同样以《一个人的遭遇》短篇小说为例,小说以战争带给人的痛苦与悲哀,旨在帮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读者对战争建立正确认识,从而爱护和平、维护和平、反对一切危害和平的行为与思想。在开展语文深度拓展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关联阅读的方式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正确战争观念,如引导学生们阅读《战争与和平》,通过了解拿破仑战争和俄罗斯社会现实来增强战争残酷性的思想认知;阅读《战争的艺术》来了解中国古代兵法应对战争的策略与战术,从而增强学生的战争智慧;阅读《战争游戏》来思考战争背后人类的本质与道德困境。通过关联性的深度拓展阅读,学生们的战争观会更加深刻,对战争影响的思考会更加直接和深入,由此也可以实现对《一个人的遭遇》小说主题理解的升华。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着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对作者的主题思想也会有着很好地认知。
总之,语文深度阅读为高中学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是帮助其拓宽文化视野、积淀深厚底蕴、发展深度思维、提高自主认知与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快乐与自主阅读的形势导向下,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自身的刻板观念,引导学生逐步从对文本的浅层阅读迁移至对文本内涵、文本逻辑、文本人物解读,乃至相同主题不同作品或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拓展阅读层面,至此,既可以实现高中语文阅读的深入化、趣味性、有效性、拓展性,也可以带给高中学生差异化的阅读体验与收获,最终落实到高中学生阅读素养、文化品格、良好阅读习惯的塑造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兴宇.深度阅读: 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作文·高中版,2021(04):28-29.
[2]甘栋.以多元化深度研读方式提升高中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218.
[3]王芳,温志拔.高中生深度阅读的价值认同形成机制研究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八单元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