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活视域下小学语文与科学跨学科学习路径探究
谢雪珍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小学 邮编:365300
课题: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儿童生活视域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X24-118
摘要: 小学语文和科学与小学生在实际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从在有关日常生活的教学中所存在的缺陷,和在儿童视域下生活化的教学的跨学科学习策略,提出一些有望实现儿童生活化的学习途径,从而对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儿童生活视域 小学语文和科学 跨学科
正文:突破现有的学科界限,开展不同学科之间的科学跨学科学习,是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小学教学在儿童生活视域下进行科学的跨学科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课程标准、现实需求、教材资料等方面确立主题,并通过创设情境式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等,都是开展科学性的跨学科学习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的需求,根据这一时期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色制定有关日常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地发挥学生这一阶段的儿童特征,让学生能够在足够充裕和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以期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一、小学语文与科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方面的缺陷
在现今的教学中很多小学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从而忽视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照书而教的形式,在基本的教学思路上都是遵循着教科书。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都是重点讲授教科书上的重点,没有时间去向学生讲授更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也无法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再有,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为了应试教育从而放弃生活化的教学。在这种的教育环境下,很少有老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对于儿童的成长的重要意义。
二、小学阶段跨学科学习的意义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教育领域中,人们也渐渐意识到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跨学科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之间的界限,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融合性和迁移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在小学语文与科学之间进行的跨学科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促进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行跨学科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会开始接触各个新的学科,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本的知识储备。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将小学语文与科学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宇宙的另一边》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正确理解“宇宙的另一边”中的“宇宙”在科学意义上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在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有关天空和宇宙的科学知识,在进行课文阅读时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跨学科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领域,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有着积极的影响,这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能力也得到大大地提升。
(三)促进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发展
跨学科学习对于教师来说也有着一定的需求,它要求教师对于每个学科都有所涉猎并进行一定的知识掌握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跨学科学习。这也就促使着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时,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时学校也要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和一定的教学机会,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在儿童生活视域下小学语文和科学跨学科学习的路径
(一)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通往成功的第一步,这也是生活化教学的基础。在挑选教学内容时要多结合儿童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和他们的年龄相关的生活内容进行教学。在兴趣的加持下跨学科的学习也会顺利进行,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会得到事半功倍。如若有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升,并感受到教学内容的实际价值。从而从心理上接受这样的教学内容,热爱学习,应用自己所学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肥皂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肥皂泡的情景,让学生带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同时通过科学的角度说明肥皂泡产生的原理,让学生真正学习到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完成语文课堂上的课文阅读的任务。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学得开心,学得有趣,从而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课堂的学习效率。跨学科的学习是需要学生在生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的,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为此,在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事物呈现给学生,也可借助一些科技的手段如多媒体等,让学生能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理论知识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体会知识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慈母情深》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在进行学习前教师可以出示出一些有关学生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片段,让学生能够带入自己身上,从而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时学生可以从多角度的方面进行学习,在语文与科学上学生要理解情感的表达上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或一段基因的表现所能够呈现出的。
(三)运用生活化的教材原型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形象思维的阶段,一些纯理论性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上的原型来还原教学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时能够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进行学习,也可加快学生对于理论性知识的认识。
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琥珀》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琥珀原型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琥珀的形状。同时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借助科学的理论知识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对大自然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创设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活动性的学习是充满期待的,在进行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在跨学科学习中学生也可以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在创设儿童生活化的跨学科学习的活动时,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展开,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加深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知识的感悟,从而加深知识在学生脑子中的记忆。
例如,在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海上日出》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海边游玩的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海上日出的美景,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海洋生物的科普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到这些自然生物的生存环境。
结束语:总之,在小学阶段儿童生活视域下的跨学科学习是具有一定的基础积极意义的。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促进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在认识到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就要在现今的教学中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更多的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5,(01):58-60.
[2]高晓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科学素养的对策探究[J].教育,2024,(3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