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

作者

陈剑英

温岭市新河镇塘下小学

摘要: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一颗璀璨的星辰,它们以独特的语言和情感,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领学生走进这些星辰,感受文学的魅力,激发创意的火花。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将学会如何用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世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意表达;策略研究

引言:

如何用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更能培养起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将阅读的感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创意表达。无论是续写故事、改写情节,还是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都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的一次锻炼。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学习旅程中,我们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文学的探索者和创造者,让文学的星辰在他们的笔下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一、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意义

文学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物、故事和情感,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更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创意表达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文学阅读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写作、演讲、表演等方式进行创意表达,将内心的感悟和理解转化为具体的作品。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讨论、交流和分享。

二、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经典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情感深沉、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一开始,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个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小故事,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女孩在寒冷冬夜中的遭遇,或者展示一系列描绘小女孩孤苦伶仃的图片,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她的无助和凄凉。通过这些情境导入,学生可以迅速被带入那个冰冷的夜晚,与小女孩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份深切的同情和关注去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女孩的处境、她的内心世界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学生会在情感的驱动下,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中的每一个细节,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和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更能够在心灵深处受到触动,对小女孩的命运产生深刻的同情和反思。同时,这也能够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总之,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课文的内涵,同时也能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和升华。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读写结合,促进理解表达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采取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笔下的荷塘美景。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那细腻而深沉的笔触,领略到荷塘月色的静谧与美好。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写作风格,包括语言的运用、景物的描绘以及情感的表达等方面。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够逐渐掌握课文的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风格,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自然景观。这一环节既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写作技巧的理解程度,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将自然景观的特点和美感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他们还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内涵和写作技巧,还能够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他们在仿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关注,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人文素养。

(三)小组合作,共享阅读成果

例如,在阅读《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的某个精彩章节后,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将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场所。首先,教师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引导他们围绕章节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孙悟空的机智、猪八戒的憨厚、沙僧的忠诚以及唐僧的慈悲等人物性格的理解,同时也对章节中的悬念和转折进行深入的剖析,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教师会要求每个小组选择章节中的一个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或故事改编。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这一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中。他们精心挑选角色,认真准备台词,甚至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和服装。在排练过程中,他们不仅深入理解了原著的精神内涵,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故事情节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改编,各小组会在全班面前进行展示。他们通过生动的表演和精彩的讲述,将改编后的故事呈现给其他同学。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样的展示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的理解与喜爱。

(四)跨学科整合,丰富阅读体验

例如,在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经典诗作《静夜思》时,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巧妙地将音乐、美术等学科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品读《静夜思》这首古诗,感受其中蕴含的思乡之情和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音乐元素,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古诗创作一段配乐。学生们可以根据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选择适合的乐器和音调,通过音乐来传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内涵,还锻炼了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教师还可以结合美术学科,要求学生为《静夜思》绘制插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想象,描绘出诗歌中描绘的场景或人物形象。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思考如何运用色彩、线条等美术元素来表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这样的跨学科学习不仅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感受了古诗的美,还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通过这样的跨学科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从多个角度感受《静夜思》这首古诗的美,还能够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它让学生在文学的世界中畅游,让文字成为他们表达自我、交流思想的桥梁。我们期待这种教学策略能够在未来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更多具有文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新霞.基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4(02):24-26.

[2]张得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文科爱好者,2023(06):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