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抑郁典型表现及家长应对策略
张学东
辽宁省开原市高级中学
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在身心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会遇到多种问题。加之高中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增加了抑郁发生的可能。高中生的抑郁问题不容忽视,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家庭生活。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一方面要认识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另一方面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出积极应对。
一、高中生抑郁的典型表现
高中生的抑郁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人群的抑郁,具有典型的表现。只有全面认识高中生抑郁的典型表现才能帮助家长做出有效应对,进而带领高中生走出抑郁的泥潭,感受生活的美好。高中生抑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高中生抑郁会有明显的情绪变化。比如有些高中生经常会无故的心烦意乱,容易产生沉重、悲伤的情绪难以自拔。有些高中学生郁郁寡欢,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其次,高中生抑郁在生理方面还有明显的体现。有些高中学生抑郁会产生厌食,有些反之会饮食无节制,一方面体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另一方面还会引发便秘等。在睡眠方面,有些高中学生整夜难以入睡,有些则沉睡不醒。有些高中生会感受身体的疼痛,但是去医院检查未能发现病变。
再次,从思维方面来看高中生如果抑郁会难以集中注意力,目光呆滞,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直线下降。有些高中生抑郁前思维活跃,抑郁后整个人变得缺乏活力,如同行尸走肉。
最后,从行为方面看抑郁的高中生突然对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不愿上学,不愿与人交流。有些高中生自我封闭不合群,对环境各种挑剔,容易与同学发生矛盾。有些抑郁学生容易冲动,容易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学校以及家长要认识到高中学生的抑郁表现不是临床判断的标准,是高中学生的一种具有典型性的情绪体验。针对高中生的抑郁问题,学校和家长要基于各自角色做出积极努力,避免学生在抑郁的泥潭越陷越深。
二、家长对高中孩子抑郁的应对策略
针对高中孩子的抑郁家长要提高认识,积极做出应对。为此,家长要在家庭教育中学会规避不良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全面做好预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准确判断,及时诊治
高中生的抑郁有不同的程度,有的学生处于抑郁的边缘,有些学生已经进入到重度抑郁,产生了严重的精神障碍。为此,家长要对抑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准确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首先,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的诱因存在较大的不同。抑郁情绪的产生往往与学生最近发生的事情有关,比如考试严重下滑、被同学嘲笑等;抑郁障碍的学生情绪变化剧烈,行为反应过激,与常人有明显的不同。其次,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还有不同的表现。处于抑郁情绪中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摆脱出来,进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抑郁障碍的学生不仅持续时间较长,而且睡眠和饮食都会受到较大影响,有些学生甚至还会出现自杀的倾向。再次,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还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处于抑郁情绪的学生仍然能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正常开展交际活动。产生抑郁障碍的学生则会丧失出门与交际的兴趣,难以正常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最后,处于抑郁情绪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努力调整下恢复到正常,还可以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快速摆脱不良情绪。但是处于抑郁障碍的学生难以通过自己的调节摆脱抑郁,甚至他人的帮助也无能为力。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抑郁的表现,则可以对照以上标准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孩子属于轻微的抑郁,家长则要寻找孩子抑郁的原因对症下药,如果孩子抑郁程度较为严重,则要到专门的机构进行治疗,避免诊治不及时对孩子身心产生更大危害[1]。
(二)提供人际支持,提升心理安全感
人际支持对处于抑郁情绪的高中生有较大的帮助作用,为此家长要从家庭方面为孩子提供人际支持,提升孩子的心理安全感。首先,家长要认识到陪伴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针对抑郁的孩子家长要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在受到不良情绪困扰的时候能够得到家庭的有力支持。其次,家长还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处于稳定的家庭关系中,体会到家人之间的亲密以及家庭生活的幸福。在家庭中获取积极的体验后,孩子才能与外界主动构建人际关系,从而感受到来自更多方面的人际支持。再次,家长还要根据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最大化满足其需求,让孩子在家庭中体会到自主感、归属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体会到胜任感。孩子获得心理的极大满足能够更加容易感受到幸福,对不良情绪产生更高的抵抗力。最后,家长还要满足孩子倾诉的需求,增进对孩子的理解。每个人都有倾诉的需求,针对高中孩子的倾诉家长要耐性倾听,鼓励孩子袒露内心世界,构建亲子之间和谐的关系。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应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强大的后盾。如果孩子抑郁情况较为严重,家长无能为力。此时要积极获取专业的帮助,借助专业力量的支持帮助孩子摆脱抑郁的困扰[2]。
(三)带领孩子沐浴阳光,积极参加运动
抑郁与人的心理和生理有密切的联系。为帮助高中孩子走出抑郁的阴霾,家长可以从生理方面入手调整孩子的状态,促使孩子学会调节情绪。科学研究证明,沐浴阳光对抗抑郁有明显的效果,尤其在早晨的时间段。另外,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这对抑郁也会有明显的抵抗作用。为此,家长要带领孩子在早晨沐浴阳光,鼓励孩子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比如跑步、跳舞、打球等。家长还要控制孩子运动的时间,最好不要低于 20 分钟,不要高于 60 分钟。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利于发挥运动对抑郁的抵抗作用。家长也要与孩子一起参与到运动中,在互相鼓励和支持中增进亲子感情,深刻感受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 [3]。
三、结语
高中生抑郁问题应该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抑郁带来的危害。从家长角度而言,家长要深入分析高中生抑郁的典型表现,了解自己孩子情绪的变化以及成因,为孩子提供针对性的帮助。针对不同程度的抑郁家长要做出准确判断,及时带领孩子诊治。家长还要为孩子提供有力的人际支持,提升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另外,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沐浴阳光,提高对抑郁情绪的对抗能力,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振敏 . 父亲教养投入亲子感知差异与高中生抑郁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26):9-14.
[2] 刘振敏 .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及其与抑郁的关系 [J].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5,13(03):215-219.
[3] 周茹 . 高中生抑郁典型表现及家长应对策略 [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3,39(0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