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作者

林卫平

浙江省温岭市九龙学校原五中校区317500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需采取创新策略以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本文探讨了“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策略,包括明确课程目标以指导教、学、评的统一,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以促进师生互动,以及完善评价体系以确保教学效果。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与法治观念,减轻学习负担,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教学平一体化;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策略,旨在通过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与法治观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不仅仅是分数。它强调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提升。通过多元化评价,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上实现均衡发展,成为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公民。

(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促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通过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教师可以迅速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提升了教学效率,使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三)推动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通过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这有助于消除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获得成长与进步。同时,这种评价体系也鼓励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二、“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明确课程目标,引领教学方向

“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其基石在于明确而一致的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如同灯塔,引领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路径以及课堂评价的方向。它确保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使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有的放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而课堂评价则能够精准反映教学成效,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例如:在讲解《勇担社会责任》一课时,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探讨责任的意义,并在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记录自己承担责任的实例。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课程内容,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二)巧设课堂活动,增强教学互动

为了提升“教学评”一体化下的教学效果,教师需精心策划课堂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交流。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理解,提升能力,从而确保教学活动既有趣又有效,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解《诚实守信》时,教师设计了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诚实的人和说谎的人,通过模拟情境来感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通过角色扮演锻炼了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构建一套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应涵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能力等多个维度。通过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讲解《网络改变世界》时,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引入了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团队合作能力等多元化评价手段。例如: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教师会根据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提出建设性意见等。这种全面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自己,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创新教学方法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情境模拟等新颖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让课堂焕发新的活力。这些创新方法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注入新的动力。

例如:在讲解《青春飞扬》时,教师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引入学生熟知的优秀青年故事,引导学生探讨青春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教师还设计了辩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辩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点。

结束语:

在“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优化了教学过程,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为培养具有法治意识和道德情操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黄景丽. “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4, (01): 152-155.

[2]陈静.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创新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3, (46):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