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作者

黄玉霞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正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还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和适当的教学资源,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当下,对人工智能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是尤为重要的。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高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人工智能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施已成为教育改革趋势之一。通过将人工智能融入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文章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积极实施人工智能教育是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途径。

1实施案例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人工智能教育时,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因,克服学生对人工智能课程的畏难情绪。很多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复杂性和技术性产生了恐惧感,认为自己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典型案例来拉近学生与人工智能的距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进而促进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学习与探索。总之,关注学生心理动因、结合实际案例的教学策略,将为人工智能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例如,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AI应用,如智能助手、推荐系统等,可以让他们看到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教师应当精心选择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例如,机器翻译、智能语音助手和自动驾驶技术等案例,能够有效地简化学生的认知难度,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功能。为了营造更加立体化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引入这些案例,如视频、动画和互动软件等,同时通过编写程序、搭建智能机器人等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感。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研讨,鼓励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2坚持问题导向以增强学生认知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重视问题导学法的应用。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析,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问题导学法,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对人工智能概念的深刻理解。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当积极运用问题导学法,创造一个互动性强、思维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成长。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询问“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哪些?”或“如何理解机器学习与传统编程的区别?”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探究人工智能处理数据、学习模式以及做出决策的过程,进而提升他们对智能行为的认知能力。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在分析中发现问题,并在讨论中提出解决方案,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有效性。总之,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深度,还能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增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3完善评价机制以提升学习质量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实施人工智能教育,需优化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以适应‘做学创合一’的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实践与创新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因此,采用证据导向的评价机制,将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成果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将更加符合人工智能课程的特点。通过对学生项目作品、团队合作及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此同时,知识测试仍然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应与实践评价相结合。这样的评价机制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例如,在人工智能教育的评价维度设计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实践阶段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互动评价形式。通过自评与互评,学生能对自己的操作技能进行反思,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提升计算思维和团队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展现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和探索。互动评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还能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表现和需求,从而优化教学策略,提升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质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技术层面上获得提升,能够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结束语:当下,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教育被纳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明确人工智能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施意义,根据人工智能教育的特点和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基础,做好人工智能教育模式的开发工作,带领学生开展自主性、实践性的探索活动,使其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获得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洪丹妮.基于AI开放平台的初中人工智能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4.

[2]狄里夏提·阿里木江.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设计[D].西南大学,2023.

[3]宋俊毅.高中人工智能探究式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3.

[4]陆红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的策略[J].教育艺术,2023,No.340(0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