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趣在生态,乐在自然

作者

俞玉娟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成章幼儿园

摘要: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蕴藏着无尽的教育价值和美学启示。幼儿阶段,作为人生中最具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时期,正是引导他们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之美、培养审美情趣的关键时期。因此,“趣在生态,乐在自然”不仅是我们开展幼儿乡土活动的核心理念,也是充分利用美育自然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乡土活动;美育;自然资源

引言:

乡土活动,以其独特的地理、文化和生态背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生动、真实的学习场域。在这里,幼儿可以近距离观察四季更迭中的花草树木,聆听鸟鸣虫唱,感受风雨雷电的自然韵律,这些直观而丰富的自然体验,是任何人工环境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教育资源。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理解和创造能力。将美育融入乡土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在欣赏自然之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素养,更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一、幼儿教育中融入自然与生态元素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自然资源,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四季变换等,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直观的感知对象。这些资源不仅让幼儿能够亲眼看到、亲手触摸,还能通过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从而加深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认知。乡土活动中的自然资源是科学教育的天然素材。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索自然现象的原因等,幼儿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激发幼儿审美情趣

自然资源本身蕴含着无尽的美,无论是壮丽的山川还是细腻的花草,都能让幼儿在欣赏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神奇。这种美的体验能够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欲望。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艺术创作,如用树叶制作拼贴画、用石头堆砌造型等,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在创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三)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通过乡土活动,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自然环境的脆弱和宝贵,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参与植树造林、清理河流垃圾等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教育,还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观念的培养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乡土活动美育自然资源的运用策略

(一)收集自然资源,做好活动铺垫

在幼儿乡土活动中,教师们巧妙地运用自然资源,为孩子们的艺术之旅铺设了坚实的基石。特别是在秋季,当大自然换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教师们便带领幼儿们走进户外,一同探寻并收集那些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如落叶、树枝、果实等。这些看似平凡的自然素材,在孩子们的手中却焕发出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回到教室后,教师们与幼儿们携手合作,对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整理和消毒处理,确保它们既安全又卫生。随后,这些精心准备的材料被投放到了美术区域中,成为了孩子们创作的灵感源泉。在接下来的美术活动中,幼儿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进行了各种令人惊叹的创作,有的用树叶拼接成一幅幅生动的拼贴画,有的则用树枝巧妙地搭建起一座座别致的小屋。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更让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了无尽的乐趣与美好。

(二)关注自然环境,设计美术活动

教师应时刻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巧妙地将季节特点和自然资源融入美术活动的设计之中,以此引领幼儿深入感受自然之美,并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热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某幼儿园的教师便精心策划了一次以“赏百花、绘百花”为主题的美术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带领着幼儿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近距离地观察各种花卉的娇美姿态。他们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花瓣的形状、颜色以及排列方式等细节,鼓励幼儿们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回到教室后,幼儿们意犹未尽,纷纷拿起画笔和颜料,将自己观察到的花卉之美定格在画布之上。这次活动不仅让幼儿们对花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绘画技能和观察能力,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无尽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创意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他们善于利用自然资源,设计出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以激发幼儿的潜能。例如,某幼儿园的教师巧妙地利用秋天的落叶,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拓印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首先向幼儿们展示了如何用树叶进行拓印的基本技巧,从选择树叶、涂抹颜料到按压拓印,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随后,教师鼓励幼儿们发挥想象,尝试用不同的树叶和颜料进行自由创作。幼儿们积极响应,他们或选择形状独特的树叶,或调配出丰富多彩的颜料,创作出了一幅幅独一无二的拓印作品。这次活动不仅让幼儿们亲身体验到了拓印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更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创造中找到了自信与快乐,为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合乡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在幼儿乡土活动中,教师们巧妙地融入当地乡土文化元素,为幼儿提供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宝贵机会。以某地区幼儿园在端午节期间举办的“龙舟”主题美术活动为例,教师们引导幼儿利用稻草等自然资源,亲手制作龙舟模型,并鼓励他们发挥创意进行装饰。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更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亲手塑造的龙舟模型,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与认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结语:

“趣在生态,乐在自然”这一理念,在幼儿乡土活动中的美育自然资源运用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通过引导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利用自然,我们不仅激发了幼儿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欲望,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自然资源作为美育的宝贵素材,其丰富多样性和直观感知性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在乡土活动中融入美育元素,不仅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创造中成长,更让他们在心中种下了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种子。

参考文献:

[1]林洁.谈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12):176-178.

[2]杨珊珊,叶遵倩.自然资源促进乡村幼儿美育发展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07):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