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多角色协同参与的信息化推进方式对医院运营协同效果的影响考察

作者

刘涛

十堰市人民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引言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持续发展,医院信息化已然成为提升运营效率以及服务质量的关键着力点,但信息化建设牵涉到多个角色的利益协调以及流程重新构建,若仅靠单一部门去推动,容易致使系统和实际需求出现脱节的情况,同时还会造成协同效率较为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多角色协同参与的信息化推进模式,借助整合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技术部门的系统支撑、临床科室的实践反馈、患者的需求表达以及供应商的技术供给,形成闭环协作体系,这为解决医院运营过程中的信息孤岛以及流程壁垒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一、医院运营下多角色协同参与的信息化推进方式分析

(一)医院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医院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会涉及多个十分关键的角色,其中涉及医院管理层、信息技术部门、临床科室人员、患者以及外部技术供应商,医院管理层主要负责做出战略决策并进行资源调配,以此来把控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部门需要承担起系统开发、维护以及技术支持等工作,保障平台可稳定运行,临床科室人员身为系统的直接使用者,提供实际的需求反馈,患者作为服务对象,他们的体验以及需求会对系统优化方向产生影响,外部技术供应商可提供专业技术以及解决方案,可系统功能得以实现。这些角色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一同构成了信息化推进的核心力量[1]。

(二)各角色的职责与协同机制

各个角色的职责清晰明确,并且需要紧密地协同合作,管理层负责制定信息化规划,同时协调各类资源,以此来保证各部门的目标实现一致。信息技术部门依据需求进行系统开发,还要为临床科室提供技术方面的培训。临床科室人员积极地试用系统,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功能需求反馈出来,患者借助反馈渠道提出使用建议,帮助优化服务流程。供应商依据医院的需求对技术进行迭代,提供售后方面的支持。协同机制借助定期沟通会议、需求对接平台以及问题反馈渠道来实现,形成了“需求收集—开发优化—试用反馈—迭代升级”个闭环,保障信息化推进可高效有序地进行。

(三)信息化推进方式的实施策略

信息化推进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实施策略,首先要建立一个跨部门专项小组,这个小组由管理层负责牵头,将各个角色的代表整合起来,清晰明确地划分好分工以及时间节点,其次要分阶段来推进系统上线,先对核心功能进行试点,收集反馈信息之后再逐步进行扩展,以此降低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加强培训体系的建设,针对不同的角色开展定制化的培训,提升系统使用的熟练度。此外,还要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把信息化成效与科室以及个人的考核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大家的参与积极性[2]。最后要持续关注技术发展以及患者需求,定期对系统功能进行优化,保证信息化建设可长期稳定地推进。

二、多角色协同参与的信息化推进方式对医院运营协同效果的影响分析

(一)协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协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要从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管理效能以及患者体验这四个维度来构建。运营效率指标有跨部门流程所花费的时间、信息传递的准确比率、资源利用的效率等,像门诊从挂号到就诊的平均用时、检查结果相互通报的时间效率。服务质量指标包含临床诊疗出现差错的比率、医患沟通的满意程度、诊疗规范达到标准的比率等,可反映出协同对医疗质量的提升作用。管理效能指标包括决策响应的速度、预算执行的精确程度、绩效考核的公平程度,可体现管理协同所取得的成效,患者体验指标涉及在线服务的使用比率、就医流程便捷程度的评分、投诉处理的及时比率等。把定量数据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运用加权评分的方法计算综合协同指数,为效果评估提供量化的依据。

(二)影响因素分析

多角色协同信息化对于运营协同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可划分成技术、人员、机制这三个类别,其中技术因素包含系统兼容性、数据安全性能以及功能完整性,如果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对接存在问题或者数据泄漏风险较高,将会直接对协同效率造成妨碍,人员因素主要体现在角色参与度以及能力匹配度方面,临床人员对于系统存在抵触情绪或者信息技术部门的技术支撑不够充分,这会使得协同质量下降。机制因素包括沟通协调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要是缺乏常态化的沟通渠道,容易引发需求错配,而考核激励的缺失则会降低各角色的协同积极性。此外,医院规模、信息化投入力度以及外部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也会依靠内部要素产生影响,间接作用于协同效果。

(三)优化策略

优化协同效果要从技术升级、人员赋能以及机制完善这三个方面入手。在技术方面,要强化系统一体化建设,消除数据孤岛,提高平台兼容性以及安全防护等级,并且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优化协同流程。人员方面,需构建分层培训体系,对管理层加强战略认知培训,为临床人员开展实操培训,以此提升全员信息化素养,借助案例分享增进角色间的理解与信任,降低协同阻力。机制方面,要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设立跨部门协同办公室,定期召开需求对接会议,完善激励机制,把协同贡献纳入绩效考核,对优秀参与者给予奖励,建立问题快速响应机制,保证协同障碍可及时解决,不断提升运营协同效能。

结语:

多角色协同参与的信息化推进办法给医院运营协同效果的提高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解决办法。研究显示,清楚划分各角色职责边界、建立高效协同机制、施行科学推进策略,可优化跨部门流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还可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但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个动态过程,要持续留意技术迭代和角色需求变化。

参考文献

[1] 刘妍 , 李晓媛 . 区域医疗协同发展与医院运营优化探析 [J].中国科技投资 , 2024, (29): 19-21.

[2] 刘阳 , 陈少科 , 赵锋 .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医院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J]. 中国卫生产业 , 2024, 21 (18): 220-223.

作者简介:

刘涛(1989 年1 月—),男,汉族,人,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信息资源处,研究方向:医院信息化 软件开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