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阅读辅助高中英语写作训练的实效性评估与优化路径
罗珣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 033000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写作能力成为高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然而,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如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内容空洞、表达单一等问题。报刊阅读作为一种真实语言输入源,具有时效性强、语言地道、内容广泛等特点,可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效途径。本研究旨在评估报刊阅读辅助高中英语写作训练的实际效果,并探索其优化路径,为提升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报刊阅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理论基础
报刊阅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输入假说理论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而报刊文章正是提供了大量真实、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则强调,在充分输入基础上的输出练习能促进语言内化。报刊阅读为写作输出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内容灵感。内容型教学法主张将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相结合,报刊涵盖政治、经济、科技等多领域内容,恰好满足这一要求。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报刊阅读能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结,为写作奠定基础。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对象为某高中二年级两个平行班,共 80 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写作教学基础上增加报刊阅读辅助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写作教学。研究工具包括前测和后测写作任务、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收集历时一个学期,使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三、报刊阅读辅助写作训练的实效性评估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报刊阅读对高中英语写作训练产生了显著积极影响。实验组学生在后测中的写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具体而言,实验组学生在词汇丰富性、句式多样性和内容充实度三个维度上均有显著提升。问卷调查显示, 85% 的实验组学生认为报刊阅读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和信心。访谈结果进一步证实,报刊阅读帮助学生积累了实用的表达方式,拓宽了写作思路。这些发现表明,报刊阅读作为写作训练的辅助手段具有显著实效性。
四、优化路径探讨
基于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以下优化路径:首先,建立科学的报刊材料筛选机制,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目标选择难度适宜、题材多样的文章。其次,设计系统化的读写结合活动,如摘要写作、评论撰写和话题拓展等,促进输入向输出的转化。再次,加强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报刊阅读策略和写作技巧。最后,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进步。这些优化措施有望进一步提升报刊阅读辅助写作训练的效果。
五、实践案例分析
为更具体地说明报刊阅读辅助写作训练的实施效果,本研究选取了实验组中一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该班级在实验期间系统性地实施了为期 16 周的报刊阅读辅助写作训练项目。教师每周选取 2-3 篇来自《中国日报》(英文版)和《21 世纪学生英文报》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内容涵盖时事新闻、科技发展、文化差异等多个主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第一阶段(第1-4 周)侧重语言输入,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和泛读,积累词汇和句式;第二阶段(第 5-12 周)强调读写结合,要求学生完成摘要写作、观点评论等任务;第三阶段(第13-16 周)注重创造性输出,组织学生基于阅读材料进行话题拓展写作。通过对比该班级学生在三个阶段写作样本的变化,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进步轨迹。
六、学生写作能力的具体提升表现
通过对学生写作样本的文本分析,发现报刊阅读辅助训练主要在以下方面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1. 词汇运用方面:学生使用的高频词汇量从平均 350 个增加到 480个,学术词汇使用频率提高 27%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在报刊中学习到的地道表达,如 "give rise to" 替代 "cause","contribute to" 替代 "help" 等。
2. 句式结构方面:简单句占比从 72% 下降到 58% ,复合句和复杂句使用频率显著增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报刊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如倒装句、强调句等,使文章表达更加丰富。
3. 内容组织方面:学生作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明显改善。 85% 的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报刊文章常见的结构模式,如 " 问题 - 分析 - 解
决" 框架,使文章更具条理性。
4. 思想深度方面:通过接触多元的报刊内容,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作文中体现的思考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都有所提升。约 70% 的学生能够在作文中引用报刊中的事实数据或专家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2. 支架式教学:教师根据学生水平提供差异化支持,如为基础薄弱学生提供词汇表、句式模板,为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更具挑战性的写作任务。这种分层指导确保了所有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取得进步。
3. 反馈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反馈渠道,包括教师批改、同伴互评和学生自评。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报刊中的语言表达与自己的作文进行对比分析,这种" 对比式反馈" 效果显著。
4. 动机维持:通过设立 " 最佳进步奖 "、" 最具创意表达奖 " 等激励机制,保持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报刊话题,增强学习自主性。
七、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
在实施报刊阅读辅助写作训练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
1. 材料选择难度:报刊文章的原生难度往往超出高中生的接受水平。解决方案是建立分级报刊资源库,对原始材料进行适当改编,如添加词汇注释、简化复杂句式等。
2. 时间分配问题:常规课程安排难以保证足够的报刊阅读时间。建议采取 " 课内引导 + 课外延伸 " 的模式,将核心训练放在课堂,延伸练习作为课后作业。
3. 学生个体差异: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从报刊阅读中获益程度不一。应对策略包括实施分组教学,为不同组别设计差异化的阅读任务和写作要求。
4. 评估标准统一:传统写作评分标准难以全面反映报刊阅读带来的进步。需要开发专门的评估量表,增加对词汇新颖性、内容深度等维度的考核。
八、未来研究方向
基于本研究的发现和实践经验,建议未来研究可以关注以下方向:
1. 数字报刊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索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英文报刊和新闻APP 等数字资源,提升写作训练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2. 跨学科整合研究:将报刊阅读与历史、科学等学科内容相结合,考察学科融合对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影响。
3. 长效影响追踪:进行纵向研究,跟踪调查受过报刊阅读训练的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英语写作表现,评估训练的持续效应。
4. 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报刊阅读在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作用,及其对写作内容国际视野的影响。
结语
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实证调查,证实了报刊阅读辅助高中英语写作训练的显著效果。实践表明,只要科学设计、合理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素养。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报刊阅读为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可行路径。期待未来有更多教育工作者参与到这一领域的探索中,共同推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明华 , 李小红 . 英语报刊阅读对写作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 2020, 52(3): 45-52.2. 王立新, 陈思远. 内容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 , 2019, 42(5): 28-34.3. Johnson, M., & Smith, T. Enhancing Writing Skillsthrough Authentic Materials: A Case Study of Newspaper-basedInstruction[J]. ELT Journal, 2021, 75(2): 156-168.4. Brown, A., & Wilson, E. The Impact of Extensive Readingon L2 Writing Performance[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18, 22(4): 39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