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叙事性讲述对语言发展的影响研究
张雨濛
合肥幼教集团融科城幼儿园
摘要:在当今社会,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备受关注。叙事性讲述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叙事内容选择不当、教师指导方法单一、家长参与度不足等。为了有效提升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需要制定改进策略,包括设计多样化的叙事内容、创新教师指导方法、加强家园共育,提升家长参与度,以及激发幼儿的叙事兴趣与动机。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全面促进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叙事性讲述;语言发展;影响研究
引言
通过叙事性讲述,幼儿能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其语言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升。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研究这一领域有助于深入了解叙事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具体影响机制,为制定更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因此,关注小班幼儿叙事性讲述对语言发展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也为幼儿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一、小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现状
目前,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呈现出一些特点。部分幼儿存在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情况,表现为词汇量有限、语法结构简单、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一些幼儿在语言交流中缺乏流畅性和连贯性,表现为话语不连贯、表达思想不清晰等现象。此外,部分幼儿在语音发音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另外,一些幼儿可能缺乏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导致在语言交流中出现困难和沟通障碍。这些现状反映了小班幼儿语言发展中的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
二、小班幼儿叙事性讲述对语言发展的问题研究
(一)叙事性讲述内容选择不当
小班幼儿叙事性讲述在语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叙事性讲述内容选择不当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果叙事内容过于复杂或超出幼儿理解范围,幼儿可能难以理解故事情节,导致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降低,进而影响其语言发展。其次,如果叙事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幼儿可能缺乏持续关注和参与的动力,无法真正从中获得语言发展的促进。此外,如果叙事内容缺乏多样性和包容性,无法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可能造成部分幼儿在语言发展中被忽视或边缘化。叙事性讲述内容选择不当还可能影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过于简单的叙事内容可能无法激发幼儿的思维深度和创造力,限制了他们在语言表达中的发展空间。另外,如果叙事内容缺乏启发性和引导性,幼儿可能无法从中学习到有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交流技巧,阻碍了其语言发展的进程。
(二)教师指导方法单一
在小班幼儿叙事性讲述对语言发展的问题研究中,教师指导方法的单一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叙事技巧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师的有效指导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叙事性讲述时,往往依赖于传统的、固定的方法,如简单复述故事情节、提问回答等,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但缺乏创新和灵活性,难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叙事兴趣和动力。教师指导方法的单一化不仅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发展,还可能导致他们对叙事性讲述产生厌倦感。幼儿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他们渴望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探索新的叙事技巧。如果教师的指导方法过于单一,无法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那么幼儿可能会逐渐失去对叙事性讲述的兴趣,进而影响其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家长参与度不足
在小班幼儿叙事性讲述对语言发展的问题研究中,家长参与度不足同样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家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第一个课堂,家长的积极参与对于幼儿叙事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工作繁忙、缺乏指导技巧或对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认识不足,许多家长在幼儿叙事性讲述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不高。家长参与度不足直接影响了幼儿叙事习惯的养成和语言环境的丰富性。在家庭中,如果家长能够与幼儿进行更多的叙事互动,如共同阅读绘本、分享日常趣事等,将有助于幼儿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型,提升其叙事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同时,家长的及时反馈和鼓励也能激发幼儿的叙事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幼儿叙事兴趣与动力不足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叙事能力作为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离不开幼儿内在的兴趣和动力。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幼儿对叙事性讲述缺乏兴趣和热情,他们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故事的讲述中,甚至对听故事也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幼儿叙事兴趣与动力不足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如故事内容缺乏吸引力、讲述方式单调乏味、幼儿自身注意力不集中等。这种缺乏兴趣和动力的状态,不仅会影响幼儿当前的语言学习效果,更可能对其长远的语言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为缺乏兴趣和动力的幼儿往往难以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的词汇和句型,也难以在叙事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小班幼儿叙事性讲述对语言发展的改进策略
(一)多样化叙事内容设计
在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中,多样化叙事内容设计是一项关键策略。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叙事内容,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一个案例是设计一个以动物为主题的多元化叙事活动。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可以准备一系列关于不同动物的故事、歌曲、图片和玩具,以吸引幼儿的注意。例如以动物为主题,讲述各种有趣的动物故事,如狮子的勇敢、小鸟的自由等。通过这些故事,幼儿可以接触到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除了口头叙事,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和玩具来辅助教学。通过展示生动的动物图片和可爱的玩具模型,幼儿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动物的形态和特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本有关动物的图画书,让幼儿一起观看并讨论书中的内容,或者准备一些可触摸的动物玩具,让幼儿通过触摸和感受来认识不同的动物。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和游戏来丰富叙事活动。例如,可以播放有关动物的歌曲和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一起唱歌和舞动,从而增强他们对动物主题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模拟动物行为的角色扮演游戏或者动物特征的配对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练习相关的语言表达。
通过这样多样化的叙事内容设计,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到丰富的语言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通过与不同形式的叙事内容互动,幼儿可以在语言表达中展现出更多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促进其语言发展的全面提升。
(二)创新教师指导方法
一种创新的指导方法是采用“启发式引导”,即通过引导问题和启发性提示来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其叙事技巧和语言水平。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在叙事活动中采用启发式引导的方式,引导幼儿展开自己的想象和表达。比如,在讲述一个关于探险的故事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这个故事中的小探险家,你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你会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性提示来帮助幼儿丰富叙事内容和表达方式。比如,在幼儿讲述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时,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如“你可以描述一下这只动物的样子是什么样的?”、“这只动物会说些什么话呢?”这样的提示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细节,丰富故事情节,提升其语言表达的深度和丰富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幼儿进行互动和合作来促进其叙事能力的发展。例如,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共同创作一个故事,每个人负责讲述故事的一部分,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创新的教师指导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其叙事技巧和语言水平。
(三)加强家园共育,提升家长参与度
家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场所,通过与家长的紧密合作和互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叙事技巧的提升。
一个案例是建立家园共育的叙事主题活动。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叙事活动中,共同创造一个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比如,可以组织家庭阅读时间,让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有关动物、自然或冒险的故事书,然后在家庭中展开讨论和互动。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共同探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从而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丰富叙事活动的内容。例如,可以邀请家长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或家庭传统,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从而拓展幼儿的视野和语言表达方式。家长还可以在家庭中与幼儿进行口头叙述练习,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培养其叙事技巧和表达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家园互动活动促进家长的参与度。例如,可以组织家长半日开放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和参与叙事主题的互动游戏,让他们亲身体验幼儿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内容。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家长对孩子学习的了解和支持,还可以促进家长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通过加强家园共育,提升家长参与度,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叙事能力的提升。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参与到幼儿的叙事活动中,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和互动体验,帮助他们建立更为丰富和有趣的语言世界。
(四)激发幼儿叙事兴趣与动机
为了有效提升小班幼儿叙事性讲述的能力,促进其语言发展,关键在于激发幼儿的叙事兴趣与动机。幼儿只有对叙事活动充满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例如,在幼儿园的一个角落,我们设立了一个“创意故事角”。这个角落布置得温馨而富有童趣,墙上贴满了各种故事角色的图片,书架上摆满了色彩鲜艳的绘本。每天,我们都会在这个角落安排一段时间,邀请幼儿们来讲述或创作自己的故事。
为了激发幼儿的叙事兴趣,我们采用了多种策略。首先,我们鼓励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汲取灵感,讲述自己的小故事。比如,有的孩子会讲述自己与宠物玩耍的经历,有的孩子则会分享自己与家人一起度过的温馨时光。这些贴近幼儿生活的主题,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其次,我们引入了角色扮演的元素,让幼儿在讲述故事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境。比如,在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探险的故事时,孩子们可以戴上动物头饰,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这样的互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叙事热情。
此外,我们还定期举办“小小故事家”比赛,鼓励幼儿们勇敢地在全班面前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比赛的形式,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在众人面前自信地展示自己。
通过“创意故事角”这一活动,我们成功激发了幼儿的叙事兴趣与动机,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叙事能力,进而促进了其语言发展的全面提升。
结论
通过研究小班幼儿叙事性讲述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发现存在叙事内容选择不当、教师指导方法单一、家长参与度不足以及幼儿叙事兴趣与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了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需要采取多样化叙事内容设计、创新教师指导方法、加强家园共育、提升家长参与度以及激发幼儿叙事兴趣与动机等改进策略。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全面促进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更为丰富和有趣的语言世界,为其未来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文日. 基于叙事性绘画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行动研究[D].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3.
[2]王丹. 中班幼儿叙事性讲述核心经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23.
[3]关倩雯. 大班幼儿叙事性讲述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23.
[4]孙馨懿. 运用“绘画日记”培养小班幼儿叙事能力[A] 《“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第十九辑[C].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 2022: 2.
[5]李环环. 4-5岁幼儿叙事性讲述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2022.
[6]朱红芬. 学习支架:基于叙事关键经验提升中班幼儿叙事性讲述能力的实践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2, (01): 118-121.
[7]胡春蕾. 大班幼儿叙事性绘画作品特征及教学策略研究[D]. 大理大学, 2021.
[8]曲梦然. 绘本阅读背景下幼儿叙事性讲述经验的发展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20.
[9]余锐.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说明性讲述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