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的路径探究

作者

刘娟

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党委始终站在发展最前沿,顺应大势、研究大事,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因此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委如何落实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等一系列相关工作也成为常讲常新的课题。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的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作用发挥

前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实现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这是《党章》赋予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责使命,也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中的核心要义。本文坚持问题导向,从实践中一些党委对内涵理解有偏差、权责边界不明晰、落实能力有欠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具体分析,并提出建议与路径。

1.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存在的问题

1.1内涵理解有偏差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要求和深化国企改革工作推进,国有企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方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党委和少数经营主要领导人员对于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所承担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能,内涵理解把握不准,实现路径不够清晰,甚至有些停留在应付上级、响应“口号”和个人理解层面,容易将党委的职责局限于单纯的政治监督和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党组织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引领作用,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对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十分不利[1]。

1.2权责边界不明晰

部分国有企业中,虽然制定了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但是施行中仍然存在清单一套、执行一套的现象,党委和行政管理层之间的职能划分未能形成清晰的界限,尤其是在经济管理、项目决策等重要领域,有的党委“包办一切”,对本应由总经理办公室和董事会研究决策的事项,都提交党委会进行前置研究审议,带来的后果就是弱化了经理层的职权,模糊了边界,影响了抓落实的效力。还有的存在总经理办公室“前置”研究应由党委会决策的事项,以错误的“前置”代替党委会发挥作用,造成了本末倒置。这种模糊边界的行为,不仅削弱了党委的决策权威,也影响了企业高效运作的整体协调性,为保证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此类问题必须设法解决[2]。

1.3落实能力有欠缺

党委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深度思考能力。有些基层班子成员对党内法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国有企业新发展创新力理论以及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在党委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经济效益的优化等经营管理层面的指导作用上政治意识不够,也会影响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的有效发挥。

2.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实施的路径

2.1把方向,就是要把牢“定星盘”

我们要深刻认识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这是由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所决定的。作为国有企业,必须坚守“国企姓党”的政治本色,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确保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偏离,这是一个重大政治原则。把方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治引领方向。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摆在首位,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深入理解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好党内集中教育,不断提高班子“政治三力”,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二是思想铸魂方向。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实现党对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三是战略落地方向。国有企业不仅具有政治属性,还具有经济属性,必须确保企业战略决策始终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相一致,通过强化政治敏锐性,准确把握国家经济战略的走向,及时识别企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不仅要理解中央精神的宏观指导,更要把这些宏观政策精准地转化为企业具体发展的微观路径,保持企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中的政治定力。

2.2管大局,就是要管好“关键点”

在国有企业中,重大决策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和效益,还会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一是管发展全局。党委要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将企业的战略思路和发展举措融入国家战略大局、行业发展趋势、全省发展全局,对每一项涉及全省战略、社会责任、企业发展前景的决策,都必须经过党委审议研究,发挥好政治把关的作用。二是管重大决策。各级公司党委应完善党委前置清单、“三会一层”决策机制、“三重一大”实施细则等,特别是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细化议事范围和内容,严格按照程序执行,确保集体决策的民主性、合法性、科学性。三是管重大协调。要坚持把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结构,统筹协调“三会一层”关系,坚决落实“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全覆盖,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优化激励机制,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依靠干部职工推动企业发展,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事业的共同进步、成果共享。

2.3保落实,就是要实现“促发展”

保落实是党委发挥作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抓“关键少数”、抓组织建设抓班子带队伍、抓纪律作风、抓监督考核,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一是从思想上保落实。要严格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二是从组织上保落实。按照“四个同步”“四个对接”的要求确保党组织发挥作用,通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建强干部人才队伍、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保障企业发展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形成齐心协力保落实的强大合力。三是从监督上保落实。深化“大监督”体系建设,健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职能监督、民主监督为一体的监督格局,特别是贯穿协同各业务部门(比如审计监查部、财务管理部、工程管理部等)的专业优势与特点,强化对人财物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监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督”,推动企业领导人员依法治企、廉洁从业。

结语:综上所述,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在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挑战,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党委的职能和作用将进一步加强。面对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管理需求,只有全面、准确掌握并执行,才能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践行国企担当、展现国企作为。

参考文献:

[1]  王翔,裴忠勇,李俊洁.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如何更好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J].中国煤炭工业,2024,(06):70-72.

[2]  李贵合,张洪滨,黄朝晖.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研究[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30(03):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