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英文影视资源提升高一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践
郭畅
沛县卫生进修学校 221600
摘要:听说能力是高中英语教育的关键组成,也是培养学生外语学习基础能力的关键要素。然而,由于传统英语听力教学内容的单一、方法陈旧性,导致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通过在英语课堂中引入英文影视资源,可以为学生构建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而提升其听说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选择适宜的英文影视资源,并采取多样化手段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听说材料,以提高其听说能力。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如何利用英文影视资源提升高一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关键词:英文影视资源;高一学生;听说能力
引言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等尴尬现象。英文影视作品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资源,同时作为视听口语交际的媒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然而,传统英语听力材料及课堂教学方法缺乏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减退。英语电影作为一种新教材,能够使学生在沉浸式的英语语言环境中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异国文化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直接的听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一、高中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现状
在传统高中英语教学体系中,缺乏专门的听说课程,导致教学重心偏向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未能实施系统的听说训练,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被动地听录音带,这限制了他们听说能力的发展[1]。若仅依赖机械记忆,学生将能够完成阅读和写作任务,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进而降低英语学习的效率。当前,众多高中生在面对英语交流机会时表现出回避态度,尤其当他们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不足时,这种回避行为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导致了英语听说能力的恶性循环,限制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的听力水平及授课质量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及其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为激发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兴趣,教师需采取措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听说练习。然而,当前教师在英语听说教学方面尚未给予足够重视,也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多数高中英语教师未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英语实践机会,未能营造一个有利于听说能力训练的环境。尽管英语教学应以阅读为核心,但现行教材内容与实际口语交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对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二、英文影视资源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把握课堂关键,融入电影教学
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需在学生构建完整的语境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探索关键词汇,精确掌握重点,积累相关技巧,从而提高听说能力。在课程的导入阶段,学生首先通过观看影片,对影片内容进行初步了解。随后,教师应将焦点转向影片的细节部分,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深化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其听力技巧[2]。基于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依据影片内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任务,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听力训练,并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对影片内容的深入理解。以电影《音乐之声》为例,该影片主题反映了奥地利的现实情况,被广泛认为是跨越不同年龄层儿童所喜爱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电影中的若干片段,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电影的主旨进行推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对电影内容形成初步理解,并在此过程中锻炼其听力分析能力。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What's wrong with Maria? Will the seven children love Maria? What was the captain's attitude towards Maria? ”通过聆听电影的方式,深入剖析其内在含义。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记录下所听到的生词,并结合具体语境推测其含义,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并持续提升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
(二)多样化设计,丰富听说练习内容
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同时受到教师、家长及社会的高期望,这导致他们普遍感受到紧张情绪,且多数学生缺乏休闲时间的困扰。英语教学曾被广泛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因此,如何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兴趣,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英语学科特性及单元话题特点,采用英语影视等手段进行听力训练,以丰富听力教学内容。当然,课堂上欣赏英文电影并非单纯地观看,教师需先引导学生根据影视内容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当问题得到解答时,学生才会产生深入思考的动力。同时,教学过程中融入电影片段也是有效手段,电影中使用的语言通常较为地道,且母语使用者的发音标准,这对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英语必修2》的“Wildlife protection”课程教学前,教师可引导学生构想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通过观赏电影《Jaws》,促使学生反思人类行为何以比鲨鱼更为可怖。借此,教师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并为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
(三)角色演绎,促进学生自主表达
教师需重视师生互动与生生间的互动,指导学生在多媒体展示材料上提出问题,交流观点,通过讨论与提问深化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运用复述、角色扮演、配音等多种语言练习方式,辅助学生将语言输入转化为输出,在创造性地应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听说能力。此外,课堂教学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设交流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训练。新课程标准依据英语口头交流的特点,强调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因此,在运用影片资源进行听说教学时,教师可将影片作为背景素材,以人物对话为核心,设计角色扮演活动,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影片情节相结合,同时增进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并在互动交流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可以首先安排学生讲解《The Olympic Games》一课时,可以播放关于“The Olympic Games”的影片,随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教师与学生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前,学生之间就影片内容进行交流,以提升语言技能。通过游戏化学习,学生得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由表达,锻炼口头交流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在模拟语境中进行语言输出,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增强语言运用能力。此外,教师可构建线上互动平台,引导学生在课外上传个人英文作品至课堂,进行互动讨论。
总结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其应用英语于实际的关键。由于传统听说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教师在实施听说教学活动时,应基于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及听说能力发展水平,精心挑选适宜的英文影视资源,激发学生对听说活动的兴趣,满足其听说需求。通过参与基础的听说练习,如关键信息提取、角色扮演等,学生能够通过听力理解影片内容,并通过口语表达对影片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促进英语学习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永庆.以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英语听说深度学习的实践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3,(05):63-66+71.
[2]郭玉婧.以英文电影赏析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探究——以《美食总动员》为例[J].校园英语,2024,(3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