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研究进展
邹小勤 钟溢如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重庆 400031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研究进展。通过文献回顾,文章概括了数字经济在小农户农业发展中的初步应用、具体路径、区域差异、挑战与对策以及未来趋势。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提供数据化信息、技术支持和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小农户生产效率的提升、土地规模的扩大、技术投入的增加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然而,数字经济在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数字素养鸿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等。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展望了数字经济与小农户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数字经济;小农户;现代化农业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全国农业产业链前端汇集了众多分散的小农户,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点。必须正确认识新时代小农户的内涵特征、功能价值和现实挑战,优先解决小农户发展问题。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由于小农户经营规模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特征于一体,使得“青山依旧在,只是不发财”。因此,尤其需要数字技术强大的算法算力功能,从经营能力、组织形式、生产经营方式、利益联结与分配等方面大力改造小农户,使其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目前,关于数字经济环境下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学术史梳理,掌握研究进展,以期更好的展开后续研究。
一、数字经济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研究阶段
GANDHI 等(1999)提出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包括供应链效率低下、市场需求的限制等。因此Guo J等人(2024)指出应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数字经济在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中的初步应用。刘燕平和张芳胜(2024)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小农户的生产效率,还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强了小农户的市场竞争力。武建辉等人(2024)进一步强调,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数据化农业信息和智能化技术,帮助小农户实现精准种植和管理。李冰(2023)则认为,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为小农户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第二,数字经济对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具体路径(2016-2018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探讨数字经济对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具体路径。刘燕平和张芳胜(2024)指出,数字经济通过提供数据化信息、技术支持和基础设施,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武建辉等人(2024)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小农户的土地规模扩大和技术投入。张永奇和单德朋(2024)也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拓宽增收路径,提高了小农户的收益。刘晓峰和朴宗根(2024)则指出,数字经济在推动农业产业链整合和市场对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小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第三,数字经济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区域差异(2019-2021年)。这一阶段,学者们开始关注数字经济对小农户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张永奇和单德朋(2024)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西部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中部地区则存在负向影响。薛永健(2023)进一步指出,数字经济在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部莉珺等人(2023)则认为,黑龙江省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第四,数字经济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挑战与对策(2022-2023年)。这一阶段,学者们开始探讨数字经济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张永奇和单德朋(2024)指出,小农户在接触互联网应用时可能会被挤出农业领域,导致“数字素养鸿沟”问题。薛永健(2023)进一步强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是制约小农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刘燕平和张芳胜(2024)则认为,小农户在接入数字经济时面临的资金和技术瓶颈是其发展的重要障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加强政策支持、提高小农户的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等。
第五,数字经济与小农户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2024年及以后)。这一阶段,学者们开始展望数字经济与小农户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刘晓峰和朴宗根(2024)指出,未来数字经济将在农业产业链整合和市场对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小农户提供更多市场机会。尹栾玉和张驰(2023)进一步强调,未来数字经济将通过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帮助小农户实现精准种植和管理,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杨瑞(2022)则认为,未来数字经济将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小农户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支持。
二、 数字经济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机制与路径
1. 数字经济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应用
数字经济通过提供数据化信息、技术支持和基础设施,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刘燕平和张芳胜(2024)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小农户的生产效率,还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强了小农户的市场竞争力。武建辉等人(2024)进一步强调,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数据化农业信息和智能化技术,帮助小农户实现精准种植和管理。李冰(2023)则认为,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为小农户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2. 数字经济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具体表现
数字经济在小农户农业中的具体表现包括土地规模扩大、技术投入增加、资本投入增加和绿色生产方式的采用。武建辉等人(2024)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小农户的土地规模扩大和技术投入。张永奇和单德朋(2024)也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拓宽增收路径,提高了小农户的收益。刘晓峰和朴宗根(2024)则指出,数字经济在推动农业产业链整合和市场对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小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3. 数字经济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农业发展
数字经济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提供了技术支持、市场信息和金融支持。董欣月(2023)指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帮助小农户克服技术和市场信息的不足,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张永奇和单德朋(2024)进一步强调,数字经济通过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实现了土地规模扩大和技术投入增加。肖国鹏(2022)则认为,数字经济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小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4.数字经济通过城乡融合促进小农户农业发展
数字经济通过城乡融合,为小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技术支持。尹栾玉和张驰(2023)指出,城乡融合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小农户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杨瑞(2022)进一步强调,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城乡融合,为小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技术支持。李文睿和周书俊(2023)则认为,数字经济通过城乡融合,为小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
三、数字经济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区域差异
1. 数字经济在不同区域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影响
数字经济在不同区域对小农户农业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张永奇和单德朋(2024)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西部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中部地区则存在负向影响。薛永健(2023)进一步指出,数字经济在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部莉珺等人(2023)则认为,黑龙江省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2. 数字经济在不同类型的农户中的影响
数字经济在不同类型的农户中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武建辉等人(2024)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10亩及以上”的小农户影响更大,这些农户更容易通过数字经济实现土地规模扩大和技术投入增加。张永奇和单德朋(2024)进一步指出,数字经济对“青年”小农户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些农户更愿意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刘晓峰和朴宗根(2024)则认为,数字经济对“中年”小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些农户在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方面相对保守。
四、数字经济对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1. 数字经济对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挑战
数字经济在推动小农户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张永奇和单德朋(2024)指出,小农户在接触互联网应用时可能会被挤出农业领域,导致“数字素养鸿沟”问题。薛永健(2023)进一步强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是制约小农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刘燕平和张芳胜(2024)则认为,小农户在接入数字经济时面临的资金和技术瓶颈是其发展的重要障碍。
2.数字经济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未来趋势
数字经济在小农户农业发展中的未来趋势表现为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刘晓峰和朴宗根(2024)指出,未来数字经济将在农业产业链整合和市场对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小农户提供更多市场机会。尹栾玉和张驰(2023)进一步强调,未来数字经济将通过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帮助小农户实现精准种植和管理,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杨瑞(2022)则认为,未来数字经济将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小农户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支持。
3.应对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挑战的对策
Asif Raihan(2024)指出数字经济面临着阻碍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障碍。为了应对数字经济对小农户农业发展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张永奇和单德朋(2024)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小农户的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薛永健(2023)进一步指出,政府应制定有效的政策法规,引导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高小农户的市场竞争力。刘燕平和张芳胜(2024)则认为,政府应加强对小农户的技术培训和支持,帮助其克服资金和技术瓶颈。比如Yan Beibei等人(2022)建议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户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宣传和引导,举办电子商务培训,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普及,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五、总结与发现
从以上文献的学术史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关于数字经济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研究不足、局限性和研究不充分等之处有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对象的单一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农户农业的发展,而对其他类型的农户(如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的关注较少。这种单一的研究对象限制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无法全面反映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
第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现有的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而定性研究和案例分析相对较少。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使得研究结果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受到限制,无法全面揭示数字经济对小农户农业发展的复杂机制。
第三、研究区域的不平衡
国内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而对中部地区的关注较少。这种研究区域的不平衡限制了研究的代表性,无法全面反映数字经济对不同区域小农户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研究内容的不全面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经济对小农户农业发展的正面影响,而对负面影响的关注较少。这种研究内容的不全面使得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受到质疑,无法全面揭示数字经济对小农户农业发展的双刃剑效应。
这些不足和局限性表明,数字经济赋能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研究领域需要以下方面的改进和加强:
第一、扩展研究对象
未来的研究所应扩展研究对象,关注不同类型的农户(如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以全面反映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
第二、丰富研究方法
未来的研究所应丰富研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全面揭示数字经济对小农户农业发展的复杂机制。
第三、平衡研究区域
未来的研究所应平衡研究区域,关注不同区域的农户,以全面反映数字经济对不同区域小农户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全面研究内容
未来的研究所应全面研究内容,关注数字经济对小农户农业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全面揭示数字经济对小农户农业发展的双刃剑效应。
参考文献:
[1] GANDHI V, KUMAR G, MARSH R. Agroindustry for rural and small farmer development: issues and lessons from India[J]. The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1999,2(3): 331-344.
[2]Guo J ,Lyu J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Measurement,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J].Sustainability,2024,16(12):4949-4949.
[3]Raihan A .A review of the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igital economy for sustainability[J].Inno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2024,3(4):100174-100174.
[4]Beibei Y ,Tianjun L .Can E-Commerce Adoption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Apple Growers in China[J].Sustainability,2022,15(1):150-150.
[5]刘燕平,张芳胜.甘肃小农户与特色农业产业链有效对接的实践路径[J].甘肃理论学刊,2024,(05):97-106.
[6]刘晓峰,朴宗根.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困境检视及破解路径[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37(05):55-66.
[7]汤灿.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24.
[8]窦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24.
[9]武建辉, 秦涛, 杨泽云等. 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的微观影响——基于四省农户调查及要素配置视角[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4(4):1-17.
[10]曾广录.驱动主体提升乡村产业兴旺效率的理论逻辑[J].长沙大学学报,2024,38(02):61-70.
[11]袁连升,张育齐,王烨.数字经济赋能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4,52(05):260-262+267.
[12]张永奇,单德朋.县域数字经济、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小农户受益——基于宏微观数据的经验考察[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4,26(01):94-107.
[13] 田野,刘勤,黄进.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理——基于湖北省秭归县三个典型乡镇的案例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23,(12):36-46.
[14] 李冰.动能转换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23.
[15] 董欣月.数字经济时代下云南省小农户与数字农业发展衔接的路径研究[J].山西农经,2023,(20):50-52.
[16] 缪文卿.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依据、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J].改革与战略,2023,39(06):13-25.
[17] 部莉珺,张齐,刘羽菲,宋来婧,艾盈心.数字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23,(10):4-6.
[18] 张永奇,庄天慧,杨浩.数字经济下农业生产率悖论与破解之道研究——基于CLDS小农户数据的经验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07):92-104.
[19] 薛永健.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山西农经,2023,(11):22-24.
[20] 张晓岚.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及对策建议[J].西南金融,2023,(06):95-106.
[21] 尹栾玉,张驰.数字兴农:机理、效应及风险防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3,(02):62-73.
[22] 李文睿,周书俊.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机理、矛盾与纾解[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3(01):65-73.
[23] 管星淼.派生性要素嵌入乡村经济的制度安排研究[D].扬州大学,2022.
[24] 陈珏颖.数字经济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研究[D].四川大学,2022.
[25] 肖明珏.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农户现代化转型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22.
[26] 杨瑞.数字经济背景下陕西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
[27] 肖国鹏.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22.
[28] 楚明钦.数字经济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20,(08):64-69.
[29] 长三角瞭望[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9,(10):1.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3NDYB5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23SKGH211),四川外国语大学重点项目(sisu201904)。
作者介绍:邹小勤(1976-),男,四川渠县人,汉,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钟溢如(2000-),女,江西省瑞金市人,汉,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