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节能技术在住宅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作者

高思奇

身份证号码:21010219921201063X

引言

随着城镇化率突破 66% ,我国年新建住宅面积持续保持 20 亿平方米以上,建筑施工阶段能耗占行业总能耗的 40% ,碳排放占比达 35% ,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成为破解行业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双碳目标下,《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明确要求新建建筑施工阶段节能率提升至 65% ,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建造向绿色化、精细化转型。

一、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内在价值

1.1 资源节约与效率提升

绿色节能技术通过优化施工流程与工艺,实现对土地、材料、能源等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土地资源方面,通过立体施工规划与地下空间合理开发,提升场地利用率;在材料应用上,推广可循环材料与预制构件,减少建筑垃圾产生与原材料浪费;在能源消耗中,采用节能施工设备与智能电力管理,降低施工机械与照明系统的能耗。

1.2 环境友好与生态保护

虽然相比传统技术绿色节能技术使用初期的投资成本较高,然而绿色节能技术在其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较低。因为在施工环节中利用其技术减少各种浪费、降低工期造价、减少在运营维护过程中的成本;在使用环节利用绿色节能技术建筑耗能节约大量的供热、制冷、照明费用,并且有效提升建筑居住舒适度与减少建筑物相关能耗。绿色节能技术技术精准度高、使用工艺要求严格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建筑的耐久性以及降低与提升建筑物的功能性能需求,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建筑品质的效果,这也为新时期居民使用建筑舒适度、便捷性、安全性等需求提供了性能保障。

二、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具体应用

2.1 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主要体现为施工中的光伏技术与光热技术。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施工,主要是将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在建筑屋面、阳台等向阳面,且采用光伏板块与建筑围护面同步施工工艺,同步设计安装。同步安装时注意光伏板安装位置要确保与屋面防水系统衔接,采用专用支架固定且具有抗风抗震效果,预留可检通道利于后期维修与维护工作。

2.2 楼地面技术的应用

楼地面建筑节能技术通过楼地面的设计以及施工材料的合理应用,能够确保建筑设计底层以及楼层间的保温隔热效果。楼地面保温技术即为建筑首层的地面设置保温层,一般应用为挤塑聚苯板以及泡沫玻璃等强度较高的保温材料,并将其位于底层混凝土垫层地面下方。楼层间地面构造技术即为利用轻质的保温砂浆层以及架空通风地板在楼板结构层地面层上施工,以阻止楼层之间热流传递。对于装配式建筑,应用预制保温楼面板楼面板由工厂制造成带有保温层的预制结构层,然后在吊装楼面板的过程中做到板缝的密封,从而提高效率,同时确保保温效果。

2.3 水资源技术的应用

给水技术则围绕施工期节水和水循环利用,形成开源—节流—回用的立体节水模式。雨水回收技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布置雨水收集管线,采用屋面集水天沟、场地排水沟收集雨水,进行沉沙、过滤、消毒处理,回用作混凝土拌和、场地喷洒降尘、绿化灌溉等。节水器具应用,施工机械设备利用节水型设施,配置循环用水系统降低用水量。

2.4 门墙窗技术的应用

建筑的门墙窗是围护结构中重要环节,对围护结构的节能尤为重要,关系到室内热环境及使用能耗的高低。墙体的保温,外墙保温做法为三明治复合保温结构:结构层—保温层—防护层一次施工完成。保温材料有模塑聚苯板聚氨酯硬泡等,施工时用粘结剂和锚固件固定住墙体,使保温层与墙体牢固结合;门窗洞口四周采用保温砂浆局部加厚构造,防止出现冷热桥现象。门窗的节能施工,门窗选用断桥铝合金或者塑钢型材,采用 Low-E 玻璃,施工时重视安装的精度控制,门窗框安装在墙体与门窗间隙采用聚氨酯发泡胶填塞,外侧用防水密封胶封堵,保证气密性等级≥6 级;开启扇采用多锁点密封安装方法,降低空气的渗透。

三、绿色节能技术在住宅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3.1 规划设计与施工的深度协同机制

方案设计时,运用施工引路设计和构思的理念,将项目的施工可能采取的节能技术措施和方法落实在设计阶段,平面布置要求预留太阳能集热器安装、雨水回收利用装置管道;结构设计考虑预制保温构件的受力情况和结构节点连接形式,针对绿色节能技术设计组织专项施工方案,将项目设计图上涉及的绿色节能技术落到实处,形成可操作性的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把各分部分项工序的具体技术指标、质量验收标准、安全保障技术要求落实到位。

3.2 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与质量管控要点

打破单项技术应用的孤立性,推动太阳能、保温、水资源等技术的系统集成。在屋面施工中,同步完成光伏板安装、保温层铺设、防水卷材施工,形成发电—保温—防护一体化屋面系统;在卫生间施工中,集成节水器具、同层排水、墙体保温技术,打造节能节水型卫浴空间。建立绿色节能技术质量管控体系,覆盖材料进场、工序施工、成品保护全流程,材料管控,严格审核节能材料的性能指标,禁止不合格品入场;

3.3 管理机制与保障措施创新

重视节能技术的落实,按照政策的要求,按照政府、省、市等出台的绿色建筑政策进行相关节能技术的政策宣传、措施落实,将该项目节能落实操作的措施纳入到该项目的管理工作计划中,制定为项目经理、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施工班组三个层级,落实到每一位项目经理身上,是目标的责任人,认真落实该项目的节能操作。施工企业也要配备一名专职的节能技术管理人员,专门监督方案落实措施的落地,分析节能方案的数据信息,并发现问题联系方案的提供方进行协商解决,这样就可以落实每个节能操作方案。运用信息化工具,如互联网+、智慧工地等信息化管理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对绿色节能技术使用进行量化监管,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传感器实时观察施工浪费的能耗,并通过摄像头远程查看外墙保温层的使用质量,通过物联网及时追踪到节能材料进场到使用过程。形成节能技术应用涉及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材供应单位、设备供应单位的产业联动,要密切联系,保障协调通畅,实现互相促进与交流,合力解决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是绿色施工过程中践行双碳的重要方式,价值不仅要涵盖技术进步本身,更要推动其行业绿色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全面普及和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绿色节能技术在住宅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逻辑,并从其价值、具体应用、应用策略方面论述并结合三元一体的应用策略(技术集成、管理、全产业链),最大化发挥技术及管理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丽娜.绿色节能技术在住宅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5,(14):61-64+80.

[2] 杨 乐 . 绿 色 节 能 施 工 技 术 在 住 宅 建 筑 工 程 中 的 应 用 [J]. 佛 山 陶瓷,2025,35(03):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