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人员安全行为管控与培训体系构建

作者

冉放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水利局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运行管理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人员安全行为是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当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人员安全行为管控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人员安全行为管控的有效策略,并构建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旨在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安全行为;管控;培训体系

一、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人员安全行为管控的问题

(一)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在日常工作中忽视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例如,在进行闸门操作、设备巡检等工作时,不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随意简化操作流程,为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二)安全行为管控机制不健全

目前,部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尚未建立完善的人员安全行为管控机制,缺乏对人员安全行为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与管理。一方面,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制度内容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无法对人员的具体安全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另一方面,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对人员安全行为的监督多以定期检查为主,缺乏实时、动态的监督手段,难以及时发现与纠正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三)作业环境对人员安全行为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作业环境较为复杂,部分工程地处偏远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如高温、严寒、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不仅会影响人员的身体状态,还会增加人员操作失误的概率。

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人员安全行为管控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培养

首先,定期组织安全专题培训,邀请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结合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后果以及预防措施,让人员深刻认识到不安全行为的危害性。其次,利用宣传栏、微信群、内部刊物等多种渠道,普及安全知识与安全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安全行为管控机制

在制度建设方面,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与人员岗位特点,制定详细、具体、可操作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明确人员在各项工作中的安全职责与行为规范。在监督检查方面,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现场检查与视频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实时、动态监督。利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对关键岗位、重要操作环节进行 24 小时实时监控,及时发现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进行提醒与纠正。

(三)优化作业环境

完善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如设置清晰、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修复损坏的防护栏、防护网等防护设施,畅通应急通道,配备充足的应急救援设备与物资,如灭火器、急救箱、救生衣等,为人员的安全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此外,根据不同的季节与天气条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在高温天气为人员提供防暑降温用品,在严寒天气做好防冻保暖工作,在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及时停止室外作业,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三、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人员安全培训体系的构建

(一)明确培训目标

从总体目标来看,通过培训应使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扎实的安全知识、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应急处置能力,能够有效预防与应对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风险与事故。从具体目标来看,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例如,对于基层操作人员,培训目标应侧重于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常见安全隐患的识别与处理等。

(二)设计培训内容

安全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常见安全风险类型,如设备故障、触电、溺水、坍塌等,以及各类安全风险的产生原因、危害程度与预防措施;安全防护用品的种类、作用与正确使用方法;消防安全知识,如火灾的预防、火灾报警、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等;交通安全知识,如车辆安全驾驶、水上交通安全等内容,为人员的安全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安全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开展专业安全技能培训。例如,针对闸门运行操作人员,培训闸门的结构原理、操作流程、维护保养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技能;针对设备检修人员,培训设备的拆卸、安装、调试技能,以及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针对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流程、应急救援设备的使用技能、伤员的急救方法等内容,提高人员的专业安全操作技能与应急处置能力。

(三)选择培训方式

理论授课:邀请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授课,系统讲解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基础知识、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理论授课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也可以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开展线上培训,方便人员根据自身时间安排进行学习。

实操培训:实操培训是提高人员专业安全技能的重要方式,通过在实际作业现场或模拟训练场地进行实操训练,让人员亲自动手操作设备、演练应急处置流程,熟悉安全操作规程与操作技能。例如,在闸门运行操作培训中,让人员在模拟闸门操作平台上进行闸门开启与关闭的实操训练,熟悉操作流程与操作技巧。

(四)建立培训考核与评价机制

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主要采用笔试的方式,考查人员对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基础知识、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实操考核主要考查人员的专业安全操作技能与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操考核标准,由考核人员现场对人员的操作过程进行评分。

培训评价:培训评价包括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价。在培训结束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培训方式的合理性、培训师资的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同时对培训后人员的安全行为表现、安全事故发生率、安全隐患排查数量等指标进行跟踪统计,评估培训对人员安全行为与工程安全运行的实际影响。根据培训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与优化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培训师资,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与培训效果。

五、结论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人员安全行为管控与培训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与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人员安全行为管控存在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管控机制不健全、作业环境不佳等问题,需要通过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培养、完善安全行为管控机制、优化作业环境等策略加以解决。同时,构建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明确培训目标、设计合理的培训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建立健全的培训考核与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规范人员的安全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安辉,赵国庆.水管单位安全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训探讨[J].海河水利,2021(S1):69-72.

[2]李林娜,张奎俊,王冬梅.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模式优化[J].山东水利,2022,No.285(08):70-71.DOI:10.16114/j.cnki.sdsl.2022.08.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