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群文阅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开发
王亚林
河南省滑县第一高级中学456400
摘要: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作为极其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将群文阅读引入高中语文学习之中,能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有助于构建高品质的语文课堂,改善学生阅读兴趣较低、阅读自主性较差等现实问题。为实现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分析教材内容、突出课堂主体、创设阅读情境、丰富群文阅读形式等方式落实群文阅读,顺利推进阅读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群文阅读模式;高中语文;实践和开发
引言
语文群文阅读,既是锻炼和发展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直接途径,也是进一步开拓学生语文阅读视野的关键。可以说,对学生个体的语文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现状并不理想,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还阻碍了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形,高中语文教学十分有必要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进行深入研究,制订出有效推进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引领学生静下心来开展阅读,进而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1群文阅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1理念传统
通过观察得知,目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理念传统的问题。实际上,很多教师没能跟上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实行应试教育理念。基于该理念,教师往往会更关注基础语文知识的讲解,将其设定为唯一的语文教学目标,至于群文阅读教学则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很少带领学生开展语文阅读,导致该模式的真正价值无法彰显出来。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难以得到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成绩更不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1.2形式单一
目前,群文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但始终没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主要原因是多数教师所采取的群文阅读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很多时候,教师只是简单要求学生阅读,整体上的阅读氛围比较枯燥。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语文群文阅读比较无趣,所以他们的阅读兴趣并不强,只是为了应付,阅读结束就算了事。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经融入语文阅读中,却没能形成深刻的阅读心得,进而影响到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锻炼。
2群文阅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开发策略
2.1合理分析教材内容,科学开发群文阅读材料
教材是议题确定的根基,有讨论的空间是议题确定的关键,语言文字的应用是议题确定的导向所在。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期间,需要深入分析教材结构,选择有内在联系的单篇文本作为群文阅读材料,使教学内容成为一个完整的议题系统,确保议题在构建群文阅读中的核心地位。这样,能有效解决群文阅读界定模糊、单篇文本教学关系处理不当等现实问题,充分发挥统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2构建多彩课堂,突出课堂主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者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个人主动的行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群文阅读模式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去探究发现,去合作交流。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在学习了《沁园春·长沙》之后,可以采用主题活动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以“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朗读比赛或演讲比赛;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红烛》《致云雀》等几首新诗,结合单元学习中的任务,在学生中进行一次新诗创作大赛。又比如在学习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小说单元时,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议题让学生自由阅读,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形式,让学生分工合作,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课堂效率,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又可以激发他们之间各种思维的碰撞,更容易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火花,这样才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点的传授,而是要充分利用语文这一学科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它的美育功能。在构建多彩课堂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构建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2.3创设阅读情境,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学生阅读效率低下,很大原因就是个体阅读体验与文章内容无法形成共鸣,学生并未真正走进到文章中去,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字词句理解上,没有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多媒体技术作为科技发展带给课堂的重要教学辅助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画面生动等特点,是实现情境创设的重要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可以解决阅读沉浸感不强的问题,可以通过更具趣味性、感染力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学生的学习也会由被动转向主动,阅读效率不断提高。
2.4监督指导,丰富群文阅读形式
群文阅读形式是阅读教学的关键。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并且在阅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群文阅读方面仍然缺乏科学经验支撑。对此,教师要注意在这种新型阅读教学模式下发挥好教学引导与监督作用,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预设的群文阅读任务,取得理想的阅读教学成效。而且更重要的是,高中生容易陷入应试误区中,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做好指导监督,发挥好引路人的作用。另外,教师要注意跟进学生的阅读情况,包括阅读过程中的感悟,阅读中的技巧办法运用,阅读后是否学以致用,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群文阅读教学进程,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2.5寻找文章关联,扩展阅读领域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的方式,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在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中,有一些节选性质的文章,教师可以根据它们的出处,找出背景相似的文章,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情感。比如,我们在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了解《水浒传》一书的内容,鼓励他们进行整本书阅读。对于与本文相关的章节,如《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林冲棒打洪教头》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进行重点研读,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及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另外,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林冲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像林冲这样有血有肉、侠义心肠的汉子,如果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他是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的。但是他生错了年代,在腐朽黑暗的宋朝,依靠真本事是根本没有出头之日的。在这样的群文阅读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深入了解林冲这一人物形象,还有助于加深对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增加了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学科素养。
2.6组织趣味化实践活动,强化群文阅读教学质量
对高中生而言,趣味化的实践活动能充分激发其参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在组织群文阅读时,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可以尝试利用实践手段,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设计的实践项目,帮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激发内部学习动机,更好地参与群文阅读学习,为后续深度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语文阅读学习的方式与方法。
结语
群文阅读是深化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行之策,如何展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线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回答的一个问题。展开来说,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结果,一方面取决于选文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受实际教学策略因素影响。教师有效开展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应在科学选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需要,为其提供关键指导。对此,提出了一些选文建议和教学方法,力求让群文阅读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助力每一位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欢.浅析群文阅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开发[J].启迪与智慧(上),2020(11):62-63.
[2]徐海梅.基于群文阅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探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