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财政税收联动下的经济发展策略

作者

蒋红

西丰县财政金融和政府债务工作服务中心 辽宁铁岭 112000

摘要: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财政税收工作与经济发展之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联动关系。为了能够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应该更加重视财政税收管理工作,要注重财政税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关系,保证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本文探讨了财政税收联动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财政税收联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发展策略,旨在通过合理有效的财政税收联动机制,更好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财政税收联动;经济发展;策略

引言

财政与税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关键作用,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财政政策能够通过政府支出、转移支付等手段直接对经济进行调控,而税收政策则可以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来间接影响经济发展。财政税收联动能整合二者优势,形成合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财政税收联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财政税收联动对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它通过财政支出的导向作用和税收政策的激励效应,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金、人力等资源向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流动,特别是加大对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投入与税收优惠双管齐下,促进产业发展和整体资源配置的优化。另一方面,财政税收联动机制还通过实施差异化的税负水平和财政补贴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从低端向高端转型,鼓励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抑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财政税收联动机制能够灵活应对,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减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衰退期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同时,在经济过热时,适当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以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

2当前财政税收联动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协调性不足,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协调,会出现政策目标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情况,例如财政部门加大对某一行业补贴力度,税务部门却未相应调整税收征管或优惠政策,使企业实际获得的支持效果受损。二是信息共享不充分,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掌握不同维度的经济数据和企业信息,但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信息流通不畅,难以全面准确评估财政税收联动实际效果,也无法及时合理调整政策。三是地方执行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等不同,在落实财政税收联动政策时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地方因财政紧张无法充分实施税收优惠并配套财政支持,而部分发达地区能更好开展联动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

3财政税收联动下的经济发展策略

3.1加强政策协同制定

在经济发展的复杂环境下,财政税收联动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加强政策协同制定。应建立财政、税务等多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这一机制涵盖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在政策制定前,各部门需充分调研,深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市场的整体状况。同时,各部门之间要进行全面的沟通交流,打破信息壁垒,避免各自为政。通过这种方式,确保财政支出政策与税收政策的目标一致、相互配合。例如在制定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时,财政部门要综合考虑小微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困境,确定合理的补贴额度和范围。与此同时,税务部门要依据财政补贴的方向和力度,同步出台相应的减免税费政策细则。这些细则要明确减免的税费种类、适用条件以及办理流程等,使得政策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这样,财政和税务政策形成完整的扶持链条,能够最大程度地为小微企业提供支持,促进其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整体经济的稳定增长。

3.2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不断增加,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所掌握的信息对于经济决策和政策调整的作用愈发关键。然而,目前两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存在障碍,各自掌握的大量数据无法有效整合和利用。而搭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打破这种信息孤岛的局面。从财政收支的宏观数据到税收征管的微观细节,再到企业纳税申报的具体情况,这些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数据,如果能够在一个平台上实现整合,将为深入分析财政税收联动的实际效果提供坚实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经济规律和问题,从而更加精准地监测财政税收联动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为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搭建平台过程中,要明确各部门在信息共享中的职责和权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上传和有效利用,避免出现推诿扯皮和信息混乱的情况。保障信息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确保财政税收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3强化区域协调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财政税收联动在不同区域的实施效果也存在差异。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中央财政应积极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对财政税收联动实施困难的地区给予适当支持。这些支持可以用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财政税收联动政策的实施创造更好的条件;也可以用于补贴当地企业,缓解企业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资金压力。通过这种方式,平衡区域间的政策实施能力,确保各地都能在财政税收联动中受益。同时,要鼓励不同地区之间开展财政税收联动经验交流与合作。发达地区在财政税收联动方面往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政策协同制定、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等方面有较为成熟的做法。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学习交流活动,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这样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3.4动态评估与调整政策

财政税收联动政策是一项关键的调控手段。为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需要对其进行动态评估与调整。 首先,要定期开展对财政税收联动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工作。这一评估应涵盖多个维度,包括对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分析,如GDP增长、就业水平等,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考察,例如企业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要广泛收集来自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能够基于自身的经营体验,提供关于政策对成本、收益、发展机遇等方面影响的详细信息。然后,依据评估所获取的结果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趋势、产业发展的特定需求等多种因素,及时对财政支出重点和税收优惠范围、力度等进行调整。例如,当某一产业面临发展瓶颈时,可适当增加对该产业的财政支持,同时扩大相关税收优惠的范围和力度,以刺激产业升级和创新。通过这种动态调整,使财政税收联动始终契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政税收联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尽管当前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政策协同、完善信息共享、注重区域协调以及动态评估调整等策略的实施,能够不断优化财政税收联动机制,更好地发挥其在资源配置、结构调整以及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韬.财税一体化政策探析[J].山西农经,2018,No.233(17):105.

[2]邹华台.企业加强业财税融合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1,No.2281(13):81-83.

[3]鲁贵卿.业财资税一体化融合之道[J].施工企业管理,2021,No.393(05):89-90+10.

[4]宫映华.发挥税收职能 促进协调发展[J].税务研究,2016,No.381(1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