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活动设计方案研究

作者

王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第三小学848300

引言

信息科技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工具,同时也是教育变革的催化剂,在如今这个充满着信息的时代,信息科技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科技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平台和场所,同时也是让学生建立和世界相连的桥梁,它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信息,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和使用有效的信息。

1 小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内涵

基于核心素养内涵剖析不难看出,小学信息技术是课程的育人价值所在,也是学生发展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的必由之路。基于小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信息意识代表学生对于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和敏感度,信息意识有助于学生对于多种信息的感知,使其更加熟练地掌握信息传递和呈现的方式,更好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计算思维。学生在计算机领域里,运用特定的思想方法,针对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解构、模型构建、算法策划以及抽象思维活动。计算思维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内化和迁移学科知识,经历完整的学科学习实践活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代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学习过程中,利用数字化资源、平台或者设备等,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这项素养可以从小处着眼,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科技的重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带动学生在信息科技方面的长远发展;最后是信息社会责任,这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和社会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的表现,此项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科技的应用价值、应用方式,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及道德准则,合理运用信息科技设备、资源等。可以说,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综合性信息化人才提供助力。

2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活动设计研究

2.1 课堂设计原则探索

核心素养理念之下设计信息课堂活动,首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构建性学习理论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过程里的主体地位,认为知识来源于人们主动探究与建构的现实世界,所以活动安排应当让学生积极加入进来,依靠探索、讨论、合作等方式去形成知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有着不同风格的学习方式,感兴趣的事物以及能力水平等等,在课堂活动中要尽量包含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多种多样的学习路线及资源信息,从而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之中接受教导并成长进步。

2.2 信息课堂活动实例分析实例一:探秘数字世界

在此活动中,学生们将会被分成小组展开数字逃脱室挑战,通过攻克一系列联系着编程及数字文化难题的方式,学生既能学到基础的计算机方面常识,而且可以锻炼出团队协作技巧,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究意识将会被激发出来,另外还提升了自己去应付繁杂事情的那种能力得到了提升作用。

实例二:我的小应用

学生会学到怎样去设计并创建一个简单的移动应用,这个项目性活动要学生从头到尾经历整个设计流程,促使他们展开创造性的思考,还要通过用户调研去了解需求,学生既能学到编程和界面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又能通过操作学会怎样把技术同实际需求融合起来。

实例三:数字故事讲述者

数字故事讲述,学生会利用各类多媒体工具(包括视频编辑软件,动画制作软件以及声音处理软件)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个活动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创意讲述水平,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而且加深他们对于语言艺术以及数字叙事的认识。

3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活动设计优化策略

3.1 融合互联网资源,提升信息意识

从信息意识的分析来看,我们需要让学生对信息有更深的认识,并且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可以说,信息意识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发展其他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但是信息意识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很多小学生从小到大,几乎都是通过信息化设备和平台来接触信息技术,而信息科技课程又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们大多是直观化的思维,刚开始接触到信息科技知识点的时候,很容易混淆,从而产生畏难心理。互联网资源契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够把信息科技内容以更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用视频材料,动画资源之类的东西来体现信息科技先进,广泛的特点,从而给发展小学生的信息意识筑牢根基,教师要围绕信息科技课程的主题,选取互联网资源,逐步提升小学生的意识。

3.2 有效整合信息科技资源

信息科技是强有力的工具,它在教育中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科技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科技资源,诸如互联网,多媒体设备以及在线学习平台,来充实教学内容和手段,教师可利用视频或者动画来讲解那些复杂的概念,也可借助在线协作工具以促使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与合作,而且,教师还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安全而有效地应用这些技术,通过整合信息科技资源,学生便能更为灵活地获取并处理信息,进而改进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学习效率。

3.3 重视实践应用,加强创新能力培育

信息科技课堂活动设计时,要重视实践应用环节,通过设计难度较大且具创新性的实践任务,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信息科技知识,改善自身的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安排同学们参加机器人编程比赛,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之类的活动,使同学们在实际操作当中锤炼自己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还可引领同学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凭借信息科技手段开展社会调研和数据分析,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结语

从小学教育实践来看,信息科技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在信息科技教育中不仅学习了现代技术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科技教育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创造以及如何与这个世界快速变化的部分有效互动,所以,小学阶段加强信息科技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慧颖 . 以信息素养为导向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方法探讨[J]. 中小学电教,2023(10):66-68.

[2]徐静 .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探究[J]. 家长,2023(0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