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发展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措施

作者

冯桂敏

五大连池市实验中学164199

摘要: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倡导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不仅符合时代的需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地理核心素养。为了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中地理课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地理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环境的热爱。基于此,本文将针对绿色发展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高中地理;优化措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地理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实际行动能力,为构建绿色社会贡献力量。

一、绿色发展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有助于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绿色发展意识。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其次,绿色发展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注重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形成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地理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绿色发展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开展主题研学

为深度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方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教师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落实主题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意识。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热情,发展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同感与学习热情,保障地理知识点与学科教学任务的深度契合。另一方面,积极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在主题研学视角下开发与整合地理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推动深度育人。

以“人口分布”的教学为例,教师以“探究地方人口分布的特点”为核心任务,要求学生主动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教师可以围绕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等核心问题开展教学工作,布置主题研学任务。在绿色发展理念渗透视角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地方民生政策、整理环境保护政策,探索生态环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研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环境是生存的先决条件”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借助信息技术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结合基础地理知识实施教学活动,还要将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意识发展、学习素养发展的教学理论融入学科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实现绿色发展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渗透,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重新规划学科教学方案。在积极完善高中地理教学方案的同时,围绕地理知识讲解、地理案例分析的多元过程渗透绿色发展理念,从而带动学科教学的创新。

以“水循环”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以我国的生态环境为导向,结合特定的地理区域为学生解释水循环的时空变化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草原上的水循环”“高原上的水循环”等话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地理场景展开分析活动:在不同的区域,水循环的发生存在哪些差异?哪些因素会影响水循环?提出问题后,基于具体的地理环境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在绿色发展理念渗透视角下,教师鼓励学生从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的基本框架入手,感受自然环境在变化过程中所包含的科学原理,基于科学视角分析自然现象。其次,教师可以将部分案例资源带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讨论水循环的发生原因与影响。以长江流域的水循环为例,教师可以从两岸的用地灌溉、当地的自然降雨、大坝储水与排水等角度入手,驱动学生展开深度思考:“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此时,围绕违规用水、水污染等话题培养学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探究地理问题:“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人类还可以采取什么方式干预水循环,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注重过程评价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手段。在地理教学评价中,教师应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

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教师可以了解他们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案例分析,让他们亲身体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在实地考察或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以及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施过程评价,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视他们的地理素养提升。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绿色发展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研学、借助信息技术、注重过程评价等方式实施教学活动,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参考文献:

[1]马玉珏.绿色发展理念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J].教育,2024,(21):99-100+103.

[2]霍玲.绿色发展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23,(13):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