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米色日优
普格县洛乌沟初级中学 615300
引言
“双减”政策出台后,学科教学中教师需将减负增效作为主要目标,竭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双减”为指引,把握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细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高效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数学思维。
1“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核心意义
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双减”政策的出台意义重大。过去,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校外培训也过于火爆,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所以,“双减”政策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它着力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少那些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让学生能有更多时间休息、放松,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严格规范校外培训行业,整治行业里的各种乱象,防止过度商业化的培训给教育带来不良影响。通过这些办法,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教育回归到育人的本来目的,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2.1 创设情境,引出探究问题
初中学生在经历小学阶段的系统化学习后,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具备思考与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精心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巧妙融入趣味性元素,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中主动探索,通过探索过程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而将新旧知识有机串联。然而,需特别注意的是,教师所构建的情境应具备足够的带动性,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发现情境要素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为了让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概念和求解方法,并用这一知识点解决生活问题,教师需考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究。例如在讲解本节课的知识时,教师可设置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小红和小明一同前往蔬菜店购买蔬菜,途中偶遇好友婷婷。婷婷询问他们白菜和黄瓜每千克的价格。为了和婷婷开个玩笑,小红和小明并未直接告知单价,而是透露了各自的购菜总花费及每种蔬菜的购买量。具体来说,小红总共花费 18.8元,购买了 3 千克黄瓜和 2 千克西红柿;小明则花费 18.2 元,购买了 2千克西红柿和 3 千克黄瓜。婷婷该如何确定黄瓜和西红柿的单价呢?此情境涉及“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知识点。当学生意识到情境与数学知识的关联后,教师便可引导他们进行解题和深入探究。
2.2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在“双减”政策推行的当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迫在眉睫,而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不失为一个极为有效的策略。信息技术包含多媒体、互联网等多种手段,能给数学教学带来诸多改变。传统数学教学大多依靠黑板板书和口头讲解,形式比较单一,很难生动展现抽象的数学知识。信息技术则不同,它能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几何图形,还有动态的数学变化过程等,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从根本上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兴趣。而且信息技术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能从网络获取各种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学生也能借助在线学习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拓宽知识视野。
2.3 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契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认识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成绩不仅仅体现在考试分数上。教学评价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从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展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规划能力,都需给予充分的关注。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形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时的表现同样不可忽视。在合作中与他人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等,这些都应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在于思维能力的提升。评价体系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考量。通过观察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思路,来评估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优化后的教学评价不再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而是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地反馈。这种反馈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自我调整。通过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4 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班级中学生的能力各不相同,若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不佳。为实现减负增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具体而言,教师需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级,并针对各层级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保持学习信心,持续提升学习能力。
结语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设情境、借助信息技术以及优化教学评价等手段,教师们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这些创新策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更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能够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刚. 基于“双减”背景的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3(12):85-88.
2]高靓.“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路径探析[J].考试周刊,2023(8):43-47.
[3]鲍丽华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5):8-10.
[4]张明,李华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探究——“双减”政策下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教育研究,2023(6):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