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文化在乡村小学生习作能力提升中的渗透研究
周颖
沭阳县悦来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足球文化在乡村小学生习作能力提升中的渗透作用。通过分析乡村小学生习作现状及足球文化的内涵与教育价值,阐述足球文化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丰富习作素材、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提升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具体策略,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加以说明,最后提出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乡村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乡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足球文化;乡村小学生;习作能力;渗透
一、引言
习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但在乡村小学,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学生的习作水平往往不尽如人意。足球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运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足球文化巧妙地渗透到乡村小学生的习作教学中,能够为习作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他们的习作能力。
二、乡村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
(一)缺乏兴趣
乡村小学生对习作普遍缺乏兴趣,往往将习作视为一项枯燥的任务,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敷衍了事的态度。
(二)素材匮乏
乡村学生生活环境相对单一,课余活动较少,在习作时难以找到丰富的素材,导致作文内容空洞、千篇一律。
(三)表达能力薄弱
由于阅读量较少、语言积累不足,乡村小学生在习作中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生动,语句通顺性和连贯性也存在问题。
三、足球文化的内涵与教育价值
(一)足球文化内涵
足球文化包括足球运动的规则、技巧、精神、历史、赛事等多方面内容,它体现了团队合作、竞争拼搏、公平公正、尊重对手等价值观。
(二)教育价值
培养团队精神
足球比赛需要队员之间密切配合,有助于学生学会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
锻炼意志品质
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学生要面对困难与挫折,能够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提升审美素养
足球运动中的精彩瞬间、运动员的优美动作等都蕴含着美,可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四、足球文化在乡村小学生习作能力提升中的渗透策略
(一)以足球活动激发习作兴趣
组织足球比赛
学校定期举办足球班级赛、年级赛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比赛前,教师引导学生撰写 “赛前宣言”,表达自己对比赛的期待和决心;比赛后,让学生写 “赛后感悟”,分享比赛中的喜怒哀乐、收获与遗憾。例如,在一次班级足球赛后,一位学生写道:“今天的足球赛太精彩了!我们班的队员们像小老虎一样勇猛,虽然最后输了,但我们没有气馁,因为我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下次比赛,我们一定会更棒!” 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对足球的热情转化为习作的动力。
开展足球主题活动日
设立足球主题活动日,如 “足球知识竞赛”“足球明星模仿秀”“足球创意绘画比赛” 等。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描述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这些活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进行习作。
(二)借足球元素丰富习作素材
观察足球运动员
在足球课或观看足球比赛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足球运动员的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比如,观察运动员在射门瞬间的表情,是紧张专注还是自信满满;观察他们奔跑时的步伐,是轻盈矫健还是坚定有力。让学生将这些观察所得运用到习作中,使人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只见他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足球,眼睛紧紧盯着球的方向,眉头微微皱起,脸上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触球的刹那,他巧妙地用脚外侧一拐,球就听话地朝着球门飞去。”
了解足球历史与故事
向学生介绍足球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一些著名的足球赛事和球星故事。如讲述 “球王贝利” 的成长经历,他如何从一个贫苦的孩子成长为足球巨星,在面对重重困难时如何坚持不懈。这些故事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为他们的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更多的内容可写,如写《我心中的足球英雄》等作文时就可以借鉴这些素材。
(三)用足球情境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
创设足球比赛情境写作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精彩的足球比赛视频片段,暂停画面,让学生观察并想象画面中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动作或比赛结果等,然后进行写作。例如,视频中一名球员带球突破到对方禁区前沿,此时暂停视频,让学生想象球员是选择射门还是传球,他的内心在想什么,周围的队友和对手会有怎样的反应等。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的习作更加富有创意。
足球场地创意写作
带领学生来到学校的足球场地,让他们观察足球场地的布局、草坪的颜色与质感、周围的设施等,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足球场地想象成一个神秘的王国、一个冒险的乐园或一个未来的战场等,进行情境作文创作。比如,一位学生在《足球场上的奇幻之旅》中写道:“我站在足球场上,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绿色魔法阵中。脚下的草坪变成了柔软的云朵,球门变成了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我带着足球奔跑,每一步都像是在穿越时空,周围的观众席变成了古老的城堡,为我加油助威的声音仿佛是魔法咒语,激励着我去探索这个神奇的足球王国。”
五、教学案例分析
在某乡村小学五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开展了 “足球文化与习作” 的主题教学活动。首先,教师组织了一场班级足球赛,比赛前让学生写 “我的足球梦想”,激发他们对比赛的憧憬。比赛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场上队员的表现、观众的反应等。比赛结束后,让学生写 “难忘的足球赛”。在作文讲评环节,教师选取了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展示,其中一篇作文详细描写了比赛中一位队员受伤后仍坚持比赛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足球精神。
六、足球文化渗透于乡村小学生习作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适度原则
足球文化的渗透要适度,不能让足球活动完全取代传统的习作教学内容和方法。应将足球文化有机地融入到日常习作教学中,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和拓展。
(二)因材施教
要根据乡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足球文化元素和教学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侧重于足球游戏、简单的足球故事等;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开展更深入的足球评论、足球赛事分析等活动。
(三)教师引导
教师在足球文化渗透过程中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足球文化素养和习作教学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在足球文化的体验中更好地提升习作能力。
七、结论
足球文化在乡村小学生习作能力提升中具有重要的渗透价值。通过激发习作兴趣、丰富习作素材、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提升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策略实施,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的有效运用,能够显著改善乡村小学生的习作现状。在实施过程中遵循适度、因材施教、教师引导等注意事项,将足球文化与习作教学深度融合,为乡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开辟新的途径,促进乡村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让乡村小学生在足球文化的滋养下,在习作的天地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王登峰。论校园足球的新使命 [J]. 中国学校体育,2023 (10).
[2] 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 [Z]. 教体艺 [2022] 6 号.
[3] 钟启泉。课程的逻辑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4]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5] 刘仁增。作文教学艺术论 [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4.
[6]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 [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4.
[7]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
本文系宿迁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一般立项课题“足球文化助力提升乡村小学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研究”(编号:XHLX2024-21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