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与意义探究
孟祥奎
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故事,作为历史传承的瑰宝,不仅具备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信息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并通过人教版历史教学实例,揭示了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远意义,旨在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历史教学的重心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历史故事,凭借其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寓意,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本文旨在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系统分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并着重阐述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核心素养下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精心筛选历史故事,契合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审慎且精心地挑选历史故事。以《秦统一中国》这一课程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等富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在叙述秦始皇的雄才伟略及其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与困境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统一的历史意义及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各种因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评判历史事件与人物。
(二)巧妙创设历史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历史故事蕴含着生动的叙事元素与丰富的历史背景,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独特优势,精心构建历史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学习主动性。如在教学《抗日战争》一单元,教师可以选择播放如《南京大屠杀》等具有深刻历史意义与情感冲击力的纪录片片段。通过直观的影像资料,学生能够仿佛置身于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岁月中,深切体会战争的惨烈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设计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中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与抉择,在小组讨论中围绕历史事件的原因、演变过程及深远影响展开深入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学会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人际交往技巧,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有效融合科技手段,多元呈现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科技为历史故事的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在人教版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融合多媒体技术,如PPT演示文稿、高清视频、音频资料等,将历史故事以更为直观、鲜活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极大地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示革命前后的社会风貌、人民生活、政治格局等方面的巨大变迁,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历史对比和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还能够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革命的意义所在。
并且,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查找和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和资料。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还能够锻炼自己的信息检索、筛选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历史故事,以其曲折跌宕的情节和意蕴深厚的内涵,如同一股清泉,能够瞬间抓住学生的心弦,点燃他们探索历史知识的热情。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巧妙地穿插历史故事,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以《秦统一中国》一课为例,当教师生动地讲述秦始皇如何一统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历史故事时,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汲取了历史知识,更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学生们纷纷主动发言,分享自己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故事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引领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原因、发展脉络及深远影响进行细致剖析,我们能够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如《戊戌变法》一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精心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变法失败的多重原因,如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阻挠、改革派内部的分裂与妥协、变法策略与时机的选择不当等。这样的分析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到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更能够促使他们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审视和评价历史事件,从而培养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与严谨的批判性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有力的锻炼与提升
(三)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素养无疑已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之一。通过巧妙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去探寻和挖掘历史故事,我们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信息检索、筛选以及处理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历史故事的教学往往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紧密相连,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表达观点的舞台,更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在角色扮演中,他们则需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心境与抉择,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人际交往技巧。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的宏观视角下,历史故事于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出无尽的价值与深远的意义。通过精心挑选历史故事、匠心构建历史情境以及巧妙融合现代科技手段等策略,我们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更在历史的长河中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思考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未来,我们将深入挖掘历史故事这一宝藏,让它以更加多元、生动的方式融入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引领学生在历史的长廊中漫步,思考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培养具有历史责任感与时代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赵仕堂.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0(27).
[3]刘瑜.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