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刘丽丽

公主岭市怀德镇第一中学校 省市 :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 邮编 :1361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策略。研究发现,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增强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通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术性情境创设、信息技术支持的虚拟情境构建、情感体验的增强以及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情境教学法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不仅能够进行知识的传递,更是学生思维、情感和文化素养培养重要载体。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学习环境。近年来,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创新高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连接理论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语文教学中,它注重语言输出与应用,教师成为情境创设者与引导者,通过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该方法影响学生认知过程,通过语言应用、思维、审美和文化情境,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师需设计任务群组,如剧本创作、演讲、辩论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总之,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作用显著,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有效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未来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创造学术性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以多维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借助多媒体资源和角色扮演,设计基于时间序列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时期的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例如,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中,通过照片、手稿和时代背景视频构建直观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锻炼语言表达和创造力。同时,设置悬念和留白,如《邓稼先》教学中的引导性问题,其可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参与感和成就感。在语言审美方面,对比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如“慷慨淋漓”等词汇的品味,结合音频或视频,直观感受语言艺术美。此外,组织时间序列为主线的文化研究项目,如“中国古代文学流派演变”,通过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增强文化认同感。另外也可以结合单元学习,组织文化研学活动,如参观闻一多纪念馆,制作PPT、撰写报告,进一步强化文化归属。

(二)基于信息技术,打造虚拟情境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催生了虚拟教室和虚拟互动环节等创新教学手段。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搭建虚拟教室,邀请专家远程授课,拓宽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虚拟教室中,教师设计文本任务,引导学生在线合作搜集资料、讨论分享,培养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利用文字聊天、语音通话等工具促进即时交流,提升教学效果。虚拟互动环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素材丰富情境,如展示闻一多生平时间线、播放影片片段、动画呈现诗词意境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此外,VR和AR技术带来沉浸感和交互性,让学生“走进”文本场景,与历史人物“对话”。参与多感官情境活动,如虚拟纪念馆参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交互式学习如在线讨论、小组合作等也能有效提升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增强情感体验,激发情感共鸣

语文教材富含情感元素,是教师教学的宝贵资源。为引发学生共鸣,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创设触动人心的情境。利用音视频资料营造视听结合的学习环境,选择符合文本情感基调的音乐和影片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文本场景和情感。角色扮演也是有效方法,通过扮演课文角色,学生可体验情感变化,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解《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时,教师可选用深沉激昂的交响乐营造庄重热烈氛围,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对话和场景再现感受闻一多先生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同时,考虑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灵活运用提问、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单元学习后,布置拓展任务如撰写读后感、参加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剖析文本情感,分享心得,升华共鸣。以此让学生深刻理解闻一多精神品质,进而转化为个人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激励学习进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立足教学探索实践,设置探究情境教学

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教学中,为了打破传统语文教学“填鸭式”传授知识的困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教师可巧妙地将探索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言行一致、勇于担当的人物及其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参观闻一多故居或纪念馆,并邀请具有类似精神品质的人物来校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汲取力量,深刻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学术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讨论,结合当下国家形势、学习经历和社会热点,分析闻一多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小组记录并分享讨论结果,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还形成了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情境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其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显著优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设计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探索和优化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结合信息技术、情感体验和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和高效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汤恒武.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科学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5(06):51-53.

[2]黄荔娴.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5,184(0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