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错位”问题及对策

作者

刘瑜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存在的“错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错位”现象,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述了如何正确定位故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本文还强调了教师在故事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以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错位问题;对策​

一、引言​

故事作为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却存在着一些“错位”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提高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具有情节生动、趣味性强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故事中包含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如词汇、句型、语法等。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复述故事、改编故事等活动,学生还可以锻炼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故事通常具有一定的情节和逻辑性,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思考、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故事往往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错位”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错位”​

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在故事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将故事作为语言教学的工具,忽视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教育价值。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

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些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如爱、友谊、勇气等。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情感,就会使故事教学失去灵魂。​

(二)教学方法的“错位”​

以教师为中心​

在故事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单一​

有些教师在故事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他们往往采用朗读、讲解、提问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三)教学评价的“错位”​

评价方式单一​

在故事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采用考试、作业等传统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忽视过程性评价​

有些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只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注重语言知识与情感体验的结合​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应将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情感体验的培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因素。例如,在教学《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狮子和老鼠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友爱之情。​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故事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二)优化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故事续编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故事的开头部分,可以采用图片导入、问题导入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朗读、讲解、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在教学故事的结尾部分,可以采用故事续编、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完善教学评价​

多元化评价方式​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除了考试、作业等传统的评价方式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堂表现、小组合作、故事表演等评价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重视过程性评价​

教师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案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

《The Three Little Pigs》​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听懂、会说故事中的单词和句型。​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学生能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因素,如勇敢、智慧等。​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故事。​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播放《The Three Little Pigs》的歌曲,让学生边听边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故事中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导入新课。​

故事呈现​

(1)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看图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教师再次播放故事录音,让学生逐句跟读,学习故事中的单词和句型。​

(3)教师讲解故事中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故事理解​

(1)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

(2)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感因素,如勇敢、智慧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

故事复述​

(1)教师让学生分组复述故事,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展示。​

(2)教师对学生的复述进行评价,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故事表演​

(1)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故事表演,每个小组根据故事内容,设计表演场景和对话。​

(2)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和最佳演员。​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重点单词和句型,以及情感因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六、结论​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却存在着一些“错位”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提高故事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3] 鲁子问。小学英语教育学 [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4] 张莺,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 [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5]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

[6] 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7] 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 [M].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8] 李庭芗。英语教学法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备注:本文系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三五”滚动课题课题——“小学英语故事教学错位现状与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