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分层导学式教学研究

作者

葛敏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聚焦小学英语分层导学式教学,深入探讨其内涵、实施的必要性、具体的实施策略以及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与影响。通过理论剖析与实际教学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思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分层导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小学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传统 “一刀切” 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导学式教学应运而生,它依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并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各层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能取得进步,激发学习兴趣。

二、小学英语分层导学式教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内涵

小学英语分层导学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然后针对各层次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恰当引导,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提升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理论基础

其理论基础涵盖了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个体存在多种智能类型,且发展程度不同,分层导学能更好地挖掘不同学生的优势智能,促进英语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通过分层设定合适的引导任务,让学生 “跳一跳,摘桃子”,不断拓展其能力边界。

三、小学英语分层导学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点不同,有的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有一定英语基础,而有的学生则是从零开始。分层导学式教学能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路径,避免基础好的学生 “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 “跟不上” 的情况出现。

(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当学生处于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层次中,他们更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基础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了既定的基础学习任务,会增强自信心,进而激发进一步学习英语的热情。而高层次的学生在面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并完成时,也能获得成就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高度兴趣。

四、小学英语分层导学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学生分层策略

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英语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因素,将学生大致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三个层次。但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确保分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努力,英语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就可以从基础层调整到提高层。

(二)教学目标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基础层学生着重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如能正确认读、拼写课本中的单词,理解简单对话内容;提高层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完成简短的写作任务等;拓展层学生则要具备良好的英语综合素养,能够流畅阅读英语课外读物、进行较复杂的英语表达以及用英语进行一定的创作等。

(三)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各层次教学目标相匹配。对于基础层学生,可以选取课本中的基础词汇、句型进行反复练习,借助图片、实物等直观方式帮助理解;提高层学生除了课本内容,可适当补充一些趣味性的英语小故事、简单的英文歌曲等作为拓展学习内容;拓展层学生则可以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绘本、简易的英语电影片段等,拓宽英语视野,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五、小学英语分层导学式教学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以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级为例,该班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教师决定实施分层导学式教学,试图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整体英语水平。

(二)实施过程

教师首先通过综合测评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在教学 “Our School” 这一单元时,对于基础层学生,教师利用校园图片引导他们学习描述校园设施的单词,进行简单的问答练习;提高层学生则分组制作校园介绍的手抄报,用英语介绍校园里不同地方的功能等;拓展层学生在了解课本内容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用英语写一篇关于理想校园的小短文,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分享。

(三)效果呈现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基础层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不再畏惧英语学习,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提高层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了较大提升,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交流和展示;拓展层学生的英语思维更加活跃,开始主动阅读更多英语课外书籍,整个班级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氛围,班级英语成绩的平均分也有了显著提高。

六、小学英语分层导学式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一)敏锐的学情观察力

教师要能够准确洞察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细微变化,这样才能合理地进行学生分层以及后续的教学调整,确保分层导学式教学的有效性。

(二)灵活的教学设计能力

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这要求教师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能够创造性地整合教学资源,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七、小学英语分层导学式教学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可能面临的问题

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被分到较低层次而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影响学习积极性;而有的高层次学生可能会出现骄傲自满情绪,忽视自身的不足。

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并非易事,教师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而且分层后如何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避免课堂管理混乱也是一个挑战。

(二)解决对策

对于学生心理问题,教师要加强思想引导,向学生解释分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而非给他们贴标签,同时定期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和表扬,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在分层操作方面,教师可以制定详细、科学的分层标准,多参考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维度的数据。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有序的课堂秩序,保障分层教学有序进行。

八、结论

小学英语分层导学式教学是一种契合学生个体差异、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模式。通过合理的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内容分层、方法分层以及评价分层等策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能获得成长与进步。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只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应对并解决问题,就能让这一教学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英语教学,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2020年)

2.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三版)》(2019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3.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第二版)》(2014 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1 年版)》(2012 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2020 年,课程·教材·教法)

6.鲁子问.《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2015 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张正东.《外语教育学(第二版)》(2016 年,科学出版社)

8.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2018 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小学英语‘隐性分层 递进导学’式教学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7A5J5SQ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