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合主题主义

作者

王杉

沭阳县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至关重要。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融合主题主义,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情怀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本文通过对小学英语阅读课的现状分析,探讨了融合主题主义培养学生“中国文化”情怀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主题主义;小学英语阅读课;中国文化情怀意识​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忽视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融合主题主义,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情怀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英语阅读课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偏重西方文化​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大多以西方文化为背景,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侧重于西方文化的讲解和介绍,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却相对匮乏。​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单词、分析语法、翻译句子等。这种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评价方式片面​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课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注重对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三、融合主题主义培养学生“中国文化”情怀意识的重要性​

(一)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融合主题主义,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情怀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融合主题主义,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情怀意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够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融合主题主义,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情怀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

四、融合主题主义培养学生“中国文化”情怀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阅读材料,如中国传统故事、神话传说、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这些阅读材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中国文化。例如,在教学中国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创设节日氛围,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方式,了解节日的由来、习俗等。​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中国文化。例如,在教学中国传统美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制作美食海报,并用英语介绍美食的制作方法、口味等。​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教师可以举办一些中国文化主题活动,如中国文化节、英语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中国文化,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不仅要包括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包括学生的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等方面。例如,在评价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时,可以考查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时,可以让小组成员进行互评,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融合主题主义培养学生“中国文化”情怀意识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

以《The Story of Nian》(《年的故事》)为例,这是一篇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阅读材料。​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 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用英语讲述《年的故事》。​

(2)学生能够用英语介绍春节的习俗。​

情感目标​

(1)学生能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2)学生能够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春节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春节的氛围。​

(2)教师提问:“What festival is it?” 引导学生回答:“It's Spring Festival.”​

(3)教师介绍春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出故事《The Story of Nian》。​

阅读环节​

(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教师提问:“What is Nian?”“Why is Nian afraid of red and loud noises?”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学生分组朗读故事,互相纠正发音和语调。​

拓展环节​

(1)教师让学生用英语讲述《年的故事》。​

(2)教师让学生用英语介绍春节的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Spring Festival?”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春节的感受和体验。​

总结环节​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英语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还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 —— 春节的由来和习俗,增强了文化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结论​

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融合主题主义,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情怀意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任务。通过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蔷主编.《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

3.李静。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国文化意识的策略 [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0 (05):32-36.

4.张燕。融合中国文化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J]. 英语教师,2023,19 (23):145-147.

5.王丽。小学英语阅读课中渗透中国文化的教学策略 [J]. 教育教学论坛,2024 (45):236-237.

6.刘敏。中国文化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融入 [J]. 课程教育研究,2022 (48):112-113.

备注:本文系宿迁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融合中国文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xhlx2024-23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