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探索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

张蕾

长春市双阳区滨河实验学校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的广阔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核心与灵魂。本文着眼当前教育教学的宏观背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深远价值及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进行了深度剖析。同时,我们也全面探索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理念与鲜明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挖掘并提炼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若干关键原则,并通过实践探究,精心构建了一系列旨在切实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体系。这些努力不仅深化了数学教学的内涵,更为推动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数学教学已转向素养培育。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关乎数学能力、思维方式及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策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结构性,通过系统化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一、数学核心素养:内涵、价值与社会意义

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逐步锤炼而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及价值观念,其内涵丰富,涵盖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逻辑推理、问题解决、数学表达及模型构建等多个维度。这些素养不仅助力学生精准把握数学知识的精髓,更在深层次上锻炼了他们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及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在当今社会,数学素养已成为衡量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从尖端科学研究到日常工程技术,从复杂经济活动到简单生活决策,数学无处不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强化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是数学教育领域的核心任务,更是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二、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与鲜明特点

(一)理念: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以单元为载体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及完善教学评价,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它深刻体现了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及系统性,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二)特点:

整体性:它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点的碎片化呈现,将相关知识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

情境性:通过精心设计的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性: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通过实验操作、项目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学原理的理解,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创新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为未来的创新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三、单元整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实践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犹如航海中的灯塔,为教学活动指引方向。例如,在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单元中,教学目标设定为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角度的概念以及运用角度解决实际问题。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都紧密围绕这些目标展开,确保学生能够达成既定的学习成果。

2.内容整合原则:依据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联系,将散落的知识点编织成一张紧密的知识网。以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为例,我们将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数与小数、百分数的转换等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分数知识框架。

3.学生中心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在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单元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度,设计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实践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学习和成长。

4.情境创设原则: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问题情境,让数学知识在真实场景中“活”起来。如在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中,我们引导学生收集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并运用统计图表进行整理和分析。这样的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精细化实施策略

1.整体规划,精细分步实施:在单元教学正式拉开帷幕之前,我们犹如建筑师般,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进行全局性的规划与蓝图设计。以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为例,我们明确了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周长及面积计算等核心知识点为教学目标。随后,我们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教学内容细分为“认识平行四边形”、“认识梯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周长计算”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等小模块,分阶段、分步骤地稳步推进教学,确保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2.情境导入,点燃学习热情:在每个小模块的开篇,我们精心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或抛出令人好奇的问题,以此作为学习的“火种”,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周长计算”时,我们设计了“校园花坛围栏设计”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小设计师,计算并设计出自己心仪的花坛围栏,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到亲切有趣,更激发了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

3.合作探究,深化知识理解:我们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索数学的奥秘。在“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学生们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利用剪刀、纸张等材料制作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模型,通过剪切、拼接等方式,直观感受面积计算的方法。在交流讨论中,他们相互启发,共同攻克难关,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反思总结,提炼数学智慧:每个小模块的教学结束后,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总结。他们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分享学习心得与收获,提炼出数学方法与思想。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单元结束时,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相关的计算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图形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种反思与总结的过程,无疑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一次有力提升。

结束语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单元整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它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单元整体教学将成为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徐晓良,向学重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1(11).

[2]李伟,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综述[J],数学通讯,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