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推动机关纪检档案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

作者

岳淑芳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0

一、纪检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纪检档案具有极丰富的数据价值,广义上分为文书档案(包括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和案件档案。文书档案是纪检部门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反映日常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图表、声像等材料。案件档案是纪检机关在查处各种违纪案件工作中形成并处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经过整理立卷系统保管的材料。

1.纪检档案主要特点

纪检档案的主要内容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服务性。档案工作本质上是一项服务工作,旨在为单位内部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纪检档案同样,工作人员通过对问题线索处置过程、党员干部个人廉政资料以及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有价值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以确保纪检相关档案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二是保密性。案件处置档案是处理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纪律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带有专业性质、具有保存价值、经过整理立卷系统保管的材料。纪检档案工作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保密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机密性;三是专业性。档案工作需要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尤其是信息化时代,更需要借助于信息化技术,以确保档案的科学分类、妥善保管和有效利用;四是长期性。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纪检档案也会不断积累和增加,需要档案工作人员持续的收集、合理的分类、科学的保管、高效的利用。

2.纪检档案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情况来看,制约纪检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观念障碍、制度缺陷、技术瓶颈和人才短板等问题依然突出。

管理意识淡薄。部分机关纪检部门对档案管理重视不足,认为纪检档案管理不过是对已经查结的案件卷宗进行单纯的、机械化的保存工作,未认识到纪检档案对机关整体工作的重要价值,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欠缺,导致纪检档案管理工作收集不及时、整理不规范、利用不充分等,从而影响纪检工作的完整性与高效性,进而掣肘机关整体党风廉政建设。

制度建设不完善。虽然一些机关纪检部门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不够细化,缺乏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在档案的收集范围、整理方法、保管期限、借阅程序等方面规定模糊,致使档案内容混杂、资料缺失、分类错误、归档延时等问题频发,降低了档案利用价值。

信息化程度较低。当前,多数纪检部门档案管理仍依赖传统手工方式,查找档案内容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难以满足快速查询和高效利用的需求。同时,纸质档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潮湿虫蛀等)和人为因素(翻阅损坏等)的影响,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优势,制约了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提升。

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目前,从事纪检档案管理的人员多为兼职,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对档案管理新政策、新技术、新方法了解有限,难以适应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在档案的分类、编目、数字化处理等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开展。

二、推动纪检档案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

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纪检档案,能完整、准确地记录纪检工作全过程,为案件查办、监督执纪、廉政教育以及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提供详实依据和有力支撑。

1.提升纪检工作效率

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能够使纪检档案得到有序整理和高效存储,方便快速准确地查找所需档案信息。在案件查办过程中,能够及时调取相关资料,为案件分析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大大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2.助力廉政建设与决策

纪检档案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廉政教育提供生动素材,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同时,通过对档案资料分析研究,能发现腐败问题规律与趋势,为制定反腐败政策、完善监督机制等提供参考,助力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

3.保障档案安全与完整

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纪检档案,不但可以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纪检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采取有效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能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防止档案损坏、丢失、泄密,保障档案的完整性与长期可用性。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作为纪检机关工作中的关键内容,更应与互联网紧密结合,主动融入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中。

三、推动纪检档案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举措

推动纪检档案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不但极大提升档案管理效率,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还可进一步提升纪检机关公信力,全方位助力纪检部门乃至机关单位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1.强化管理意识,加强组织领导

纪检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纪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单位、部门整体工作规划中,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同时,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全体纪检干部档案管理意识,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完善制度体系,规范管理流程

制定详细、可操作性强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收集范围、整理标准、保管期限、借阅流程、安全保密等方面的规定,清晰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各环节的工作标准与流程,确保所有纪检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都能及时、完整地归档。同时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行为严肃问责,维护制度权威性。

3.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加大对纪检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纪检档案数据库,将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关键词处理,尤其是纪检档案分类和归档不仅要体现年度,还可体现出问题线索、问题线索的种类、问题线索的处置方式等,实现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存储和网络化查询。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检索、统计和分析,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此外,探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档案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为纪检工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质

纪检档案管理员作为接触档案、归整档案、管理档案的直接责任人,对于纪检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保存至关重要,管理员专业能力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实操环节的熟练程度都与纪检档案管理的优劣密切相关。工作中应选拔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参加档案业务培训、学术交流活动,学习新政策、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业务研究与创新实践,探索适合纪检档案管理的新模式、新路径。引进具有档案管理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档案管理队伍,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5.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纪检工作大局

在确保档案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通过编写档案专题汇编、案例分析等资料,为纪检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利用档案信息开展廉政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廉政展览、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四、结论

推动纪检档案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是适应新时代纪检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提升纪检工作效率和质量、助力廉政建设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管理意识、完善制度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等举措,可有效提升纪检档案管理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保障。在未来工作中,需持续关注档案管理新趋势、新要求,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与方法,推动纪检档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标准化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人才培养探究[J].郭文婧.中国标准化,2024(24).

[2]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数字化、标准化与规范化[J].睢瑞丹.山西档案,2024(11).

[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和数字化建设要求与实践[J].刘焕伟.兰台内外,20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