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匠精神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路径探析

作者

陶清

阜阳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对于塑造大学生职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对工匠精神内涵的分析和大学生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大学生职业教育中,从而达到提升职业素养、提升社会应变能力、最终成就个人事业、实现社会价值的目的。

关键词:工匠精神;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路径探析

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求职挑战日益增多和职场适应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学术基础扎实,专业素养强,工作态度精益求精。工匠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精神受到广泛关注,其强调的专注、精细、坚守和创新的精神特质,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着高度契合性。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人生观,更能够促进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获得成功,从而提升职业竞争力。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它对大学生涯的作用

1.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源于对手工制作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执着态度。工匠精神在现代职场中被广泛理解为高度专注的职业精神,精雕细琢,推陈出新,精益求精。其核心要素包括: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深耕细作,对工作质量的严格要求,对工作态度的持之以恒,对创新和提高的持续动力的追求。

2.工匠精神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来说,职场成功的关键要素不仅仅是体现个人价值,更重要的是在现实个人的社会价值,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工匠精神的培养,能够让大学生在踏入职场的时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提升专业能力:大学生在专业领域内能够长期保持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和实践、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夯实职业基础,从而在专业领域学习和取得一定建树。

强化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强调的是“专注与坚持”,能够以敬业的态度对待工作,追求卓越,不断优化工作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有更高的精神型态。

培养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不是对旧经验的一种死板依赖,而是强调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求索、求新。大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促进自己事业的发展。

增强职场适应力:大学生通过培养工匠精神,不仅能提升技能,也能在工作中更加适应多变的环境和压力,从而更好地应对职场挑战。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1. 职业生涯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通常包括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并将大学生的职业理论教育与技能实践教育相结合,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就业指导活动等。然而,现有的职业生涯教育偏重于理论学习或者课堂教育,较少关注学生的职业精神、心态培养及个性化需求。

2.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但不足之处还是很多的,主要表现在:

职业素养教育薄弱:目前的职业教育大多是以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职业责任感等软实力培养为主的学生就业技能培训。

教育内容单一,实践不足:职业生涯教育大多集中于课堂教学和讲座等形式,缺乏实践性,难以将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学生缺乏职业定位:许多大学生对职业目标缺乏明确的规划,普遍存在职业选择困惑,缺乏持久的动力和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三、大学生职业教育在工匠精神视野下的路径

1.构建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要促进学生树立“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职业发展理念,把工匠精神列入核心理念。教育者要通过课程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形式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实践意义有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

2.开设工匠精神相关课程

针对大学生的专门课程,高校可根据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为大学生开设职业精神和工作态度培养的课程。如开设“职业与工匠精神”、“创新与精益求精”、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等课程或专题讲座,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培育扎实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敬畏感和对职业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敬畏感和对职业的责任感。

3.注重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

不仅要加强对职业素质的培养,而且加强对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理论知识的教授,还要与行业及企业加强合作,组织受训者参加实践类、社会类的项目。通过把工匠精神融于项目的管理、团队合作和质控的实际过程中帮助学生体验和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4.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学生

在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及市场的需要科学制订自己的职业发展的路径,在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当中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结合自身的个人兴趣、专业优势以及市场的需要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指导。学校可以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在职业的各个阶段不断的追求着优异的成绩,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的定位以及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5.支持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

高校要搭建支持创新创业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工匠精神可以促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畏艰难,精益求精,促进学生创新实践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如团队合作、市场运作、职业道德等。

四、结论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里,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职业精神的塑造上,在技能的传授上。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所起到的激励作用。通过把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大学生责任心和创新力,在职场中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增强竞争力、最终成就事业成功。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适合的教育路径,把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夯实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杭建,田少宁,王晓明.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多元实施路径探究——以西部某省属高校为例 [J]. 陕西教育(高教), 2024, (12): 57-59.

[2]刘春,胡慧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 [J]. 成才与就业, 2024, (S1): 86-90.

[3]武冠蓉,吕敬. 优势视角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耦合路径探析 [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 36 (09): 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