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家体重管理三年行动目标导向下高校基础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变革

作者

初龙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了体力活动的大幅减少,随之而来的是超重和肥胖问题在我国的日益凸显。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国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制定了体重管理三年行动目标,希望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来改善国民的体重健康状况。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使命。基础体育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核心,其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和健康意识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国家体重管理三年行动目标的指导下,对高校基础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的改革,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举措。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探索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有效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并培养他们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国家体重管理三年行动目标概述

国家体重管理三年行动目标聚焦于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个人行动等多方面协同,在三年内有效遏制超重和肥胖率上升趋势,提高国民对体重管理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该目标明确提出要加强健康教育,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特别是在学校教育层面,强调通过体育课程和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为高校基础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要求高校在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体重管理能力的培养,将体重管理知识与体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三、高校基础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现今高校基础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教学方法往往显得单调且缺乏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们仍然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讲授法和示范法作为他们教学的主要手段。在课堂上,教师们通过详细讲解动作的要点,并亲自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尽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维持基本的教学秩序,确保学生能够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学习,但它往往缺乏足够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度并不高。这不仅限制了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而且也难以帮助学生实现体重管理的目标,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长期参与和热爱。

(二)忽视个性化需求

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学生们在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兴趣爱好以及体重状况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然而,现有的基础体育课程教学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之间在这些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对于那些体重超重或肥胖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针对性的运动指导和训练方案,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进行体重管理;而对于那些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现有的课程内容可能又显得过于简单,缺乏足够的挑战性。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满足不同学生在体重管理和体育锻炼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还会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信心和兴趣,从而影响他们对体育锻炼的长期参与和积极态度。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高校体育课程应当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出符合不同学生需求的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例如,可以为体重超重或肥胖的学生设计专门的减肥课程,通过科学的运动计划和饮食指导帮助他们达到健康体重;同时,为那些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高难度的训练项目,以激发他们的潜能和保持对体育活动的热情。此外,高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设计和反馈过程,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三)缺乏体重管理知识融合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高校基础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体育技能的传授,而对于体重管理相关的知识讲解和融合则显得相对较少。尽管学生们参与了体育课程的学习,但他们对于科学的体重管理方法,例如合理饮食的搭配、运动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关系等,往往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种情况导致学生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难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体重管理计划,无法有效地将体育课程学习与自身的体重管理目标结合起来。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重管理的实际效果,使得学生们在体重控制方面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国家体重管理三年行动目标导向下高校基础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性变革策略

(一)引入信息化教学方法

在基础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智能手环、智能体脂秤等设备,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数据和身体指标,如心率、运动步数、体脂率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运动强度和身体状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例如,对于心率过高的学生,提醒其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对于体脂率较高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减脂运动方案。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 APP 等平台查看自己的运动数据和身体指标变化情况,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更好地实现体重管理目标。

借助互联网平台和在线教育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体重管理知识讲座视频、运动技能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料,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和实践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后,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提交作业、进行运动打卡,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法

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质测试和体重状况评估,包括身高、体重、BMI 指数、身体成分分析等指标。根据评估结果,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如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等。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教学目标和计划。例如,对于超重和肥胖学生,重点安排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的课程内容,帮助其消耗多余脂肪,降低体重;对于正常体重学生,注重提高其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如减脂操、瑜伽、健身跑、游泳等,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体重管理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在课程设置上,针对不同课程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例如,减脂操课程注重运动强度和脂肪消耗的监测;瑜伽课程则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身心的放松。通过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体重管理目标。

(三)推进跨学科融合教学方法

在基础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营养学知识,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热量计算以及合理的饮食搭配方法。教师可以邀请营养学专家或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讲解体重管理与营养摄入的关系。同时,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结合不同的运动项目,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例如,对于进行力量训练的学生,建议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对于进行有氧运动减脂的学生,指导其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通过将营养学知识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念,实现运动与饮食的协同管理,提高体重管理效果。

五、结论

在国家体重管理三年行动目标的指导下,高校基础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变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采纳信息化教学方法、实行个性化教学方法以及推动跨学科融合教学方法,我们能够有效地应对并解决目前高校基础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些变革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们参与体育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们更加科学地管理自己的体重,进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积极地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各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为达成国家体重管理三年行动目标贡献自己的教育力量。同时,这也有助于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校基础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满足学生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

参考文献

[1]黄威.“体重管理年”行动持续激发全民健身热潮[N].中国妇女报,2025-05-30(003).

[2]关育兵.“国家喊你减肥了”,体重管理是家事更是国事[J].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25,(Z2):45-46.

[3]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国家将减重行动提上日程[J].中国报道,2025,(04):9.

[4]杨蔚 然.体 重 管理 得不 好, 国家 要 出手 了[N]. 长 沙晚 报,2025-03-11(006).DOI:10.28047/n.cnki.ncawb.2025.000721.

作者简介:初龙,男,公共教学部讲师。

项目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高校基础体育课程创新路径研究——以国家体重管理三年行动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项目编号:25ZYJS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