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曾艳婷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二中学 341600
摘要:在当今教育不断变革的时代,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促使教学方式的深度转型。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思路,逐渐走进高中地理课堂。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碎片化局限,从宏观角度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探究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地理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需要在教学中有更恰当的体现。大单元教学策略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大概念为统领,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构建起更具系统性、逻辑性的知识体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能在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等核心素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开启高中地理教学的新征程。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挑战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以碎片化知识传授为主,学生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足,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教学资源整合困难重重,教材内容与课外资源的衔接不够顺畅,不同版本教材资源的融合缺乏有效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拓展性。同时,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表现出不适应性,它往往侧重于对知识的简单考查,难以全面评估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综合发展,对于大单元教学这种强调整合与综合素养提升的教学成果也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从而制约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确定大单元主题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要围绕核心素养确定主题。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例如,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大单元主题,这个主题能够很好地融合多个核心素养。从区域认知角度看,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在分析区域发展过程中,运用综合思维,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探讨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时,体现人地协调观;并且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或案例分析等活动,锻炼地理实践力。教师在确定主题时,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相关知识点,同时关注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如结合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设置“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的大单元主题,让学生在熟悉的话题背景下展开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使学习内容更具现实意义。
(二)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大单元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丰富但较为分散,大单元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教师可以打破章节限制,将相关知识按照一定逻辑进行重组。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大单元为例,整合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的知识,从整体性角度阐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地形如何影响气候、气候又怎样影响生物分布等;从差异性方面,对比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其成因。同时,融入课外拓展内容,如引入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调查数据、典型案例等,丰富大单元知识体系。
(三)创设情境开展问题式教学
创设情境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要创设真实、复杂且富有启发性的地理情境,例如,在“城市地理”大单元教学中,创设“我们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情境。在情境中提出一系列具有逻辑性的问题,开展问题式教学。从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对城市起源的影响,到人口增长、产业发展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的塑造,再到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措施。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不仅能深入理解地理知识,还能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讲授法可以用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如在“地球的运动”大单元中,教师需要清晰地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方向、周期等概念。探究法可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单元中,让学生分组探究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如在“区域地理差异”大单元中,小组合作对比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并进行汇报展示。
(五)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保障,评价指标应涵盖知识、技能和素养三个维度。在知识方面,考查学生对大单元地理概念、原理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技能方面,关注学生的地理图表阅读与绘制能力、地理数据的分析能力等;在素养方面,评估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如人地协调观在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中的体现。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项目参与度等,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等,全面考查学生在大单元学习后的整体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施具有深远意义。通过精心设计大单元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磊.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2.
[2]王新月.基于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综合思维培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2.
[3]刘俊男.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2.
[4]于金霞.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