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Mind+ 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

作者

王英贤

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着课程内容更新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多重挑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难以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培养。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能力的实际培养,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教育阶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式教学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而 Mind+ 作为一款图形化编程工具平台,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扩展能力,能够很好地契合中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基础。通过将Mind+ 引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构建以实际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既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开展基于 Mind+ 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一、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偏理论、教学方式传统、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课程内容设置多侧重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与实际职业岗位技能对接的实践内容,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讲解 + 演示”的方式,课堂互动性不强,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不足,教学资源更新缓慢,教学软件与平台大多使用传统工具,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再者,教师在项目教学设计方面经验不足,项目任务设计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课程评价体系也过于单一,忽视了过程性与综合性评价。中职学生本身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弱,需要更多激发内驱力的教学手段。因此,如何创新教学工具与方式,提升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是当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Mind+ 平台的教学潜力与优势分析

Mind+ 作为一款图形化编程平台,具有简洁直观的界面和良好的交互性能,为编程教学提供了友好的操作环境。其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Mind+ 采用图形化编程界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门槛,使初学者能以拖拽式操作掌握基本编程逻辑,极大地缓解了编程教学的入门难度;其次,Mind+ 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如 Arduino、micro:bit、掌控板等,能够实现软硬件结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再次,平台提供从图形化到 Python、 C++ 等高级语言的无缝切换功能,为学生后续进阶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和过渡桥梁。 Mind+ 平台还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示例项目,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二次开发与应用。此外,平台支持在线与本地运行,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与扩展性,有利于在中职教学中灵活应用。

三、基于Mind+ 的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 Mind+ 平台构建的项目式教学模式,遵循“以项目为驱动、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旨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该模式主要包括项目选题、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评价体系与教师角色五个方面的设计。首先,在项目选题方面,结合中职学生兴趣、课程标准及职业技能要求,设计贴近实际、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项目主题,例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环境监测装置、校园信息发布平台等,确保项目具备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其次,在目标设定方面,明确教学目标涵盖知识掌握、技能形成、问题解决与合作意识等多维度,强调学生在认知、操作与情感层面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划分为“引导探索—分组合作—项目实施—展示评价—总结提升”五个阶段,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明确任务内容,自主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四、教学实践过程与成效分析

本研究在我校财经商贸专业班级开展教学实验,实验采用基于 Mind+ 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对照各班级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图形化编程基础、传感器应用、项目设计与展示等模块。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团队统一进行Mind+ 平台培训与项目设计研讨,确保教学实施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使用行空板K10 围绕“板载传感器显示”、“人(动物)脸检测”和“古诗词诵读”等项目,进行项目规划、硬件搭建、程序设计与功能测试。教师在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与问题协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观察、学生问卷、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收集数据。结果显示,财经商贸专业学生在学习兴趣、操作技能、团队协作及创新意识方面均显著提高,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明显提升。

五、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研究将 Mind+ 平台融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设计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与形式,也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首先,从教学理念来看,推动了“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落实,通过项目任务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实现了教学由“教为主”向“学为主”的转变。其次,从能力培养来看,基于 Mind+ 融入项目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了学生在编程、逻辑思维、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符合职业教育强调岗位胜任力的培养目标。再次,从教师发展角度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项目设计与教学组织能力,推动了专业成长。

结论

基于 Mind+ 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模式,是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有效教学模式。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组织形式,结合 Mind+ 平台的技术优势,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编程技能和实践能力,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雪. 项目式教学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 , 2022(15): 45- 47.

[2] 陈建华 , 王琳 . 基于 Mind+ 的中职编程教学模式探索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3(03): 78- 81.

[3] 赵启明 .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J]. 职教论坛 ,2021(12): 52-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