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与创新

作者

黄宝

万宁光亚学校571500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观念、方法、内容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变革,使得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开始探索新型课堂教学策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展开知识的教学时,应当尽量关注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尽量重视教学的创新,以促使自身的教学更具备效率性,而学生能够好好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逐渐地发展并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与创新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信息技术;优化与创新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应不断的提升授课过程的创新性教育,授课期间把创新方法教育放在首位,全面激发小学的思维创新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期间整体的创造力,学生们在校期间可以付诸实践,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使自身的积极性不断的得到提高。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尤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信息科技的魅力,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者,从而增强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诸如“小爱同学”、“小度”、“Siri”等智能助手,并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信息技术如何改善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好奇心与热情。此外,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如‘寻找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用途,还能引导他们思考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组织合作探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小学生具有独立的创造性和探索意识。在信息技术的教育中,主要指的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巧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充分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在多人的互动和协作中,也能培养出综合的思考能力。例如,在“下载与安装”的相关课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行探索与研究,并按照教科书上的指导方式进行实际计算机操作。在计算机教室里,同学们可以自行下载软件,进行验证,再由同学们自己去查看和评估。例如要安装哪种软件,怎样选择和使用网站和软件。让同学们一起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协作精神。因为不同的学生在家庭教育、经验、学习能力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工具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教学质量。鉴于当前我国多数小学已经配备了较为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于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多媒体教学法能够将抽象难懂的信息技术概念以更加直观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通过播放相关的图片、动画乃至视频片段,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于科技创新的想象力,还能够加深他们对相关主题的理解。合理规划多媒体材料的应用,既可调节课堂节奏,又能让学生获得超出课本范围的知识增长。例如,在“做简易的幻灯片”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同学们在课堂上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习如何制作幻灯片。老师可以展示一些精美的幻灯片案例,通过在课堂上播放这些包含精彩图片和动画效果的幻灯片,不仅能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电脑的魅力,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此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同学们在课后利用所学的幻灯片制作技巧,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如制作班级活动的宣传幻灯片、个人兴趣爱好的展示幻灯片等,这样既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有效缓解学习负担,提升课堂氛围。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都能得到显著提升。

四、布置学习任务

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这种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与实践,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还能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拓宽思路,共同解决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得以高效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任务驱动教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积极探索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在进行“色彩斑斓填图画”的教学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动画片,小猪佩奇和佩奇爸爸的一些画面让学生进行观看,同时为学生展示两张佩奇的对比图片:一张图有颜色,另一个没有颜色,让学生思考更喜欢哪幅图片,学生都积极的回答:喜欢彩色的图画。教师引导班级中的学生来为佩奇穿上漂亮的衣服,并让学生能够思考计算机中的画图程序在哪里,并且用哪个工具可以填充颜色。教师先让学生针对计算机中的一些图标进行认识,尝试对于不同的按钮进行点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明确不同绘图工具的意思。学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颜料填充来进行新图片的绘制能够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热情,在进行绘制的过程中能细心观察,并且进行填充颜色的对比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五、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教师做到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实际意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创设一种新奇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气氛得到改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技术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焕芳.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开展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18):143-144.

[2]岩淑芬.新课改政策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设计,2024,(S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