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段语文教学中如何抓文中关键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罗云青
重庆市北碚区双凤桥小学
在中段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句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感知和文学素养。
关键句在文章中往往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和写作意图。对于中段学生来说,学会识别和理解这些关键句是提升阅读水平的关键一步。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很多文章的开头会奠定情感基调,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开头“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直接表明作者对西沙群岛的喜爱,清晰地传达出作者的感受。
其次,文中的抒情和议论性语句也是关键所在。这些语句通常包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考:抒情句含强烈感情色彩,直抒作者情感,如《秋天的雨》中“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体现对秋雨的赞美;议论句表达作者看法、观点,能揭示思想感情,像《搭船的鸟》结尾“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与好奇。
再者,教师应教导学生留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它们往往是作者重点强调的内容,与文章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连。反复出现的语句重在强化情感浓度,营造特殊氛围,突出主题,像《天窗》中“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就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表达了天窗的存在对孩子们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关键句的含义和作用。例如,“这句话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它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帮助?”同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关键句的理解,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此外,鼓励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标注和批注,将自己认为的关键句标记出来,并写下初步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对关键句的敏感度。
总之,在中段语文教学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掌握抓住文中关键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能够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走进文章的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力量,在阅读的世界中收获更多的感悟和成长。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