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课题学习实践与思考

作者

刘秦

重庆市清华中学校 邮编 :400054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课题学习实践,并提出三个具体的教学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案例,本文期望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进一步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题学习;教学策略

引言: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强调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初中数学教材作为广泛使用的教材之一,其内容设计和教学理念均体现了对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视。然而,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数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热情。有效的教学情境应具备探索性、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场景,如铁轨、书本的页边、斑马线等,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场景中的平行线有何共同特点。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线条看起来是平行的?”引导学生思考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平行线的性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通过测量、画图等方式来验证平行线的性质,如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通过实践操作和验证,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在实践中锻炼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品质。

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验证,学生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二、注重问题导向,培养探究精神

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在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探究性问题:“如何测量一个无法直接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这个问题贴近生活实际,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直接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往往受到各种限制,因此需要寻找其他方法。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入勾股定理的概念,并解释如何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可以通过测量建筑物底部到某一已知点(如地面上的某一标记)的水平距离和该点到建筑物顶部的垂直距离(可以通过其他方法间接测量),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勾股定理的实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例如,在校园内选取一个合适的建筑物,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自验证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不断反思和总结。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勾股定理在这个问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可以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并学会将其应用到其他类似的问题中。

总之,注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验证,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人文素养培育,提升审美情趣

人文素养的培育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使其能够欣赏数学之美,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挖掘数学中的文化元素和艺术价值,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数学视野。

在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人文素养的培育。虽然一元二次方程看似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但它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艺术作品紧密相连。例如,教师可以介绍一元二次方程在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在建筑领域,许多设计师会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原理来优化建筑的结构和外观。而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也会巧妙地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曲线美来丰富作品的视觉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具有一元二次方程特性的艺术作品,如某些雕塑的轮廓线、某些装饰图案的排布等。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与艺术之间的完美融合,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美感和应用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原理进行创作。例如,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元二次方程特性的图案或手工艺品,如利用方程绘制出独特的曲线图案、制作具有数学美感的装饰物等。这样的创作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将人文素养培育融入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欣赏数学之美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这样的数学教学不仅更加生动有趣,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课题学习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通过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注重问题导向和强化人文素养培育等策略,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审美情趣,从而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实践这些教学策略,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数学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商云舒.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教学实践与思考——以“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为例[J].福建中学数学,2022,(07):29-32.

[2]霍明霞.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课题学习实践与思考——以造桥选址问题为例[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1,(0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