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融合社区公益服务的跨学科教学实践

作者

吴燕红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荷花小学 311800

引言: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学科教学已逐渐暴露出单一性和局限性。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进入课堂实践中。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式也亟待创新。结合社区公益服务进行跨学科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小小志愿者日记”作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载体,旨在通过真实的社会实践与写作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这一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反思的空间,也为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一、跨学科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困境与挑战

跨学科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传统的学科分割化教学模式依然根深蒂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理念常常局限在单一学科的框架内,缺乏跨学科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主要关注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较少涉足其他学科领域,导致了语文课堂内容的单一性和局限性。这种固守单一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使得跨学科教学的实际操作难以顺利展开。教师在如何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结合方面缺乏有效的策略和实践经验,造成了跨学科教学的实施困难。

学生在参与跨学科教学时也面临认知上的挑战。跨学科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并应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许多小学生尚未具备这种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学生在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起跨领域的知识整合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写作能力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科学思维能力。由于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学生往往缺乏跨学科的训练和知识背景,使得跨学科教学的实际效果并未如预期般显现。

跨学科教学的资源整合和时间管理也为其实施带来了诸多困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尽管语文教师可能会尝试结合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内容进行跨学科的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的配合和支持。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跨学科教学往往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与互动,这对教师的跨学科合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学校的时间安排和课程安排也难以完全满足跨学科教学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时间安排往往按学科进行固定分配,跨学科教学的需要更多灵活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设计,这在现实操作中往往难以实现。如何在现有的教育资源、课程时间框架内,有效地开展跨学科教学,依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 社区公益服务融合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效果

将社区公益服务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不仅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突破,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公益活动的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社区公益服务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社会场景,这些场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有力载体。在“小小志愿者日记”写作这一具体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公益活动,真实感受社会中的人际互动、情感交流和行为责任,这种亲身体验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在撰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反思自己在公益活动中的角色与作用,还能通过写作锤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结合社区服务的写作训练,有效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具实践意义。

融合社区公益服务的语文教学路径,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社会体验与学科知识的结合。这不仅是一次教学理念的转型,也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创新。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志愿者活动中,学生需与他人沟通协作、撰写活动记录、总结经验与感受,这一系列任务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活动,语文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公益活动反思与写作,帮助他们在社会实际问题的处理中,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强化了语言能力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通过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公益活动作为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活动,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通过撰写志愿者日记,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多的是让学生在情感与认知的双重体验中成长。通过这种方式,语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基于社会实践的语文教学模式,不仅帮助学生提升了学科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结语:

社区公益服务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平台,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在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深入体验社会问题,并将这些体验转化为写作素材,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的理解与自我认知。这种教学方式也突破了传统语文课堂的局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的传授,而是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未来,继续探索和实践这种融合模式,将为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丽萍 . 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J]. 教育研究与实践,2022,(5):34-37。

[2] 张华 . 社会实践与语文教育的融合路径 [J]. 教师进修学院学报,2021,(8):45-48。

[3] 李红 . 小学语文与社区服务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J]. 基础教育研究,2023,(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