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样板党支部建设创新路径探究
李岩 张露
1.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 作者简介:李岩(1979-),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师。
通讯作者:张露(2000-),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
基金资助:沈阳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科研项目(SSXG2023-1-206)。]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和新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教学、学术研究、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是党在青年学生中发挥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研究新时代高校学生样板党支部的创建路径,对提升学校党组织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学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样板支部;基层党建;高校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基层组织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要求“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1]。这些重要论述都反映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高度关注,表明了高校党建工作在学校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学生党支部又是贯彻党的方针和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因此做好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又重要的课题,必须紧跟形势并与时代接轨。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样板”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基于此,本文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布局为基本遵循,深入研究把握高校学生样板党支部建设的必要性、面临问题及应对之策。
二、新时代样板党支部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本文根据教育部关于创建和培育样板党支部文件精神和工作指南,以及国内高校样板党支部的建设特征,对建设样板党支部建设的现实必要性进行了梳理。
(一)党建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对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要求把从严治党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高校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是发展青年党员的摇篮,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重要领域[2]。因此,对高校学生党支部进行深入改革,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要继续坚持和贯彻好正确的指导原则,紧紧围绕服务大局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来开展,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来推进,围绕抓好基层打牢基础这一重要支撑来深化,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3]。”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在教学、科研和思政工作的最前线,肩负着上传下达、组织团结、凝聚人心的重任,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作为中心任务,用高质量的学生党支部建设来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例如,庞大的思想理论课程体系使得思政教育相对无趣,缺少了交互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高校的学生党支部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行方式和方法的创新,让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新时代样板党支部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一)兼职流动并存,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待增强
作为大学生党支部的带头人和骨干,支部书记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引领、政治站位、理论素养等方面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其思想品质、能力水平、理论素养的深度,都与学生党支部的总体建设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负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主体队伍力量薄弱,专职人员配备不足。学生党支部书记主要由辅导员、团总支部书记等兼任,实际工作中存在挂名等现象,无法有效发挥“头雁效应”。
(二)平淡形式交织,党支部组织生活规范性欠缺
从严治党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与党中央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相比较,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平淡化。一些学生支部书记对党组织生活的功能认识不足,不能有效发其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作用;一些支部委员有名无实,在重要的议事上不能发挥作用;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思想观念淡薄、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二是制度落实不力,出现“形式化”的现象。个别学生党支部对组织生活制度的执行不严,“三会一课”的执行情况比较呆板,“规定动作”较多,“自选动作”创造性不足。
(三)重发展轻管理并行,党支部内部治理体系待完善
一是部分学生党支部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按年级、班级和专业来建立支部的,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二是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学生党员培养中普遍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轻考核”的问题。一些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将党员身份作为评奖评优、考公务员、就业等获取现实利益的工具和砝码,入党前后判若两人,先锋模范作用弱化。个别学生党员意识淡薄,在危急关头不愿意“亮身份”的情况依然存在,缺少思想自信和争创一流的先锋精神。
四、新时代样板党支部建设创新路径探析
(一)强化政治建党,夯实精神之基,提升支部引领效能
新时期的党支部建设,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政治建党。在新时期,必须对党的政治建设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以政治建设带动支部高质量建设意义重大。首先,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其次,支部书记要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支部书记要率先垂范,带头执行支部学习、议事制度,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决议中诠释政治能力;与此同时,要强化对党员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他们的政治激情转变成学习的力量。
(二)深化思想强党,铸就思想基石,增强支部凝聚力
思想强党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任务,它要求党支部始终注重思想建设。学生党支部要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占领“网络阵地”。依托网络,利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互动式微平台,构筑思想引领高地,把青年大学生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二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体现出浓浓的“党味”。学生党支部可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党旗在“云端”高高飘扬,引导党员深入社会基层强化理性认知。三是党支部要注重人文关怀和思想疏导。定期开展党员思想动态分析,准确把握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积极帮助生活困难的大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培养过硬的本领,成为能够担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坚守制度治党,强化组织根基,提升支部组织效能
制度治党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保障,它要求党支部完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执行力。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党的有关法律、法规为基础。首先,要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制度。一是优化支部结构。根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基本思路,在课题组、创新小组、学生社区等建立师生党支部,扩大党支部的组织和工作范围,积极研究功能型党支部组建形式。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党支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支部议事规则,提升支部委员会的议事水平;建立健全支部理论学习制度,规范党员的理论学习。其次,树立依法依规开展学生党支部工作理念。严明工作纪律,依法有序开展学生支部换届工作;强化制度实施,严格标准,优化程序,促进学生支部组织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2-10-31(001).
[2]人民日报评论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举措——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J].人事天地,2016,(05):6.
[3]习近平在北京高校调研时强调高校党建要继续坚持和贯彻好正确指导原则[J].党建,201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