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和支格阿鲁的比较研究分析
巴且小红莫
西南民族大学
《普罗米修斯的解放》和《支格阿龙》分别是诞生于英国和我国彝族远古时期的英雄神话传说,尽管它们产生的国度不同,拥有的文化背景复杂多样,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因此各自具备别具特色的特质。但与此同时,这两部作品又具备同样的特点。本文试图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共异性比较分析,力求探索它们之间异同的产生来源从而探索出某些内在规律和内涵。
关键词:英雄神话,比较分析,《普罗米修斯的解放》,《支格阿龙》
神话的产生,在于创造神话的原始人的心理与生活状况[1],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过程[2]。英雄主义传说是神话的一部分,是后来英雄主义们把先辈们的功劳就加以形象化和夸张化,由此对先祖们产生敬佩之心并对他们顶礼膜拜。神话寓言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和文化自信。换句话说,神话的特殊性来自它们所生长的文化环境,这意味着神话是普遍存在的。神话是由集体自然产生的,反映的是集体的共性;神话信仰是可以把一个部落或一个国家结合在一起的心理和精神活动[3]。由此可见,神话所体现的是大众人们对所生存环境的期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和自由的向往,表达并反映出人类迫切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反抗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和做出的一切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英雄神话表现出了人类主体性意识的觉醒,认识到人类自己才是世界的主人和中心,不依附于任何统治势力。英雄神话的主角通常都是半人半神或者是半人半兽,神人相结合而产生出的人物,他们身上具备民族英雄所特有的性质和气质,勇于和自然力量斗争,战胜黑暗力量,造福人类,功绩显著,因而能被后世人所崇拜和学习。神话故事大多抒发先民们对战胜自然和追求幸福生活的遐想,尽管这些神话故事各具特色,本文试图以《普罗米修斯》和《支格阿龙》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所存在的异同点。
二.《普罗米修斯的解放》和《支格阿龙》的相似之处
远古时期不同地域的人类文明有着各种不同的共性,而这种共性是由民族英雄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结构的相似性所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跨国流域的民族神话也可以看出其共同性。
1,英雄神源母体
自古以来,英雄神源母体是神话传说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话题。尽管普罗米修斯和支格阿鲁形态各异,各司其职,然而神源却是他们所共同拥有的。普罗米修斯是伊阿珀托斯的儿子。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泰坦神,他是地母盖亚与乌拉诺斯的儿子伊阿珀托斯与克吕墨涅所生。对于支格阿龙的神源性描述版本较多,而关于支格阿龙的降生,流传于四川的《勒俄特衣》中明确记载了支格阿龙之母蒲莫列衣因龙鹰的三滴血而染而孕育了支格阿龙,龙鹰之血导致支格阿龙母亲的怀孕,因此龙鹰之血这一重要意象被认为是及其典型的感孕神话。众所周知的是,鹰被彝族人民群众视为重要且神圣的图腾之一,是重要保护神之一,且在彝族神话中占据着十分神圣的地位,因此支格阿龙的出生具有神圣性和神秘性,支格阿龙奇异独特的出生经历足以证明他出生的神源性。实际上在贵州地区的支格阿龙神话版本中,他的父母亲也确实有被说成是神仙的例子,如贵州的英雄史诗《支嘎阿鲁王》中就说支嘎阿鲁的父亲是化为雄鹰的太阳精灵天郎,母亲是化为杜鹃的月亮精灵地女,也就更加肯定了支格阿龙的神性血统[4]。从这里可以得出,支格阿龙也是具有神源性的神仙之子。从两位民族英雄的出生背景和出生身份来看,标志着普罗米修斯和支格阿龙共同拥有着神性血统,具备共同的母题神源。
2,英雄奉献母题
众多神话英雄故事中较为明显突出的是民族英雄为人类所付出的奉献。普罗米修斯不满宙斯的黑暗统治和对人民的压迫,在《普罗米修斯的解放》中,用黏土以自己的身体为样本造出了人,创造出人类之后,普罗米修斯还教会人类很多的生活技艺。例如,他教会人类观察星辰的升落,发明了计算方法并教会人类运用;教会人类利用书写符号进行交流交往;教人类下海航行等生存技能;教会人类调制药剂来祛除疾病;教会人类开采地矿等生活技能等等。人类能力得以提升,就必然会降低神统治一切的权威性,因此普罗米修斯的种种善良举动激起了众神之首宙斯的不满和报复。普罗米修斯从当时的人类的角度来看,普罗米修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英雄,其牺牲了自己,去帮助一个弱小的种族,而从当时神的角度来看其做法无疑是损害了众神的利益,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处偷走天火,将光明播撒至人间。普罗米修斯接受宙斯的惩处,他被带到高加索山,被一条铁链缚在陡峭的悬崖上,全身不得动弹,宙斯嘱咐一只鹫鹰每天啄食普罗米修斯肝脏,普罗米修斯处于无尽的痛苦。马克思高度称赞“普罗米修斯是哲学历书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而《支格阿龙》中的主人公的贡献业绩较多,从英雄离奇的诞生开始。他不吃母奶,不穿母衣,最后不慎掉落进悬崖被龙抚养长大,这成长环境塑造了支格阿龙不平凡的一生。他不仅要和母权意识作斗争,还要完成射日射月、降伏雷公、制伏妖魔,为彝族人民安家乐业而尽心尽力,完成时代所赋予他的使命和任务,最后因情人失误而造成坠海而亡的悲剧。可以窥见一斑的是支格阿龙的足智多谋,见义勇为,力量无比,机智勇敢,勇于无私为底层贫苦人民的大无畏精神。歌颂人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伟大力量,赞颂了支格阿龙的英雄气概。
3,道德出发点母题
西方的神话系统中,常常用二元对立的视角叙述故事,将人物关系对立,产生戏剧效果。在赞扬神的伟大时,也会有对应的强大的魔鬼,而二者之间也必然是此消彼长的对立斗争的关系。这是因为二元对立易产生矛盾[5]。神话作为一个族群共同的寓言故事,当被人们广泛传播成为一个典故之后,本身所携带的和传播过程中附加的意义和内涵值得审视和重视。就像普罗米修斯在造福人类过程中,宙斯不屑于甚至惩罚普罗米修斯,因此可以将普罗米修斯和宙斯当做一种二元对立,普罗米修斯就是善良正义的一方,而宙斯就是邪恶力量的代表。支格阿龙在惩善除恶历程中,妖魔或者雷公等是邪恶力量的一端,而支格阿龙亦是正义的象征。从中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神话受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亦是从“德”方面感化人性,主要的功能和作用在于“劝善”和“弃恶”,最终目标是“传道授业”和“育人”,共同走向和谐的“德治”社会。西方神话受“恶感文化”和“赎罪理念”的影响,主要以神力和规则制度来恐慑人类禁止犯错,否则将招致痛苦且无尽的惩罚后果,最终目标是“诫喻”,走向以制度为首的“法治”社会。但即使东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各异,他们的出发点和终极指向都是雷同的,那就是“劝善”和“摒恶”,并最终建立一个善的良好社会。
3,女性描写母题
在任何一部神话作品中,都会涉及到对女性的描写,女性的力量不容忽视。在这两部作品中,都描写到了女性,且反映了女性力量在任何阶段都是值得重视的。在《支格阿龙》神话中塑造了朴莫乃日这位伟大的母亲形象,她为了自己儿子能够专心致志为民除害为此牺牲自己性命。由此可见,我们可以看出支格阿龙母亲是一位善良,纯洁,乐于奉献的伟大形象。其次,在“给一位彝族女性戴上帽子”的神话故事中,这位彝族妇女与支格阿龙斗智斗勇,支格阿龙和她不分上下甚至让支格阿龙哑口无言,因此支格阿龙认为女性的智慧和才能要比男性更上一层楼,最后给这位彝族妇女戴上了彝族帽子,象征着戴上帽子后会变得较为愚笨,不像远古时期那样聪颖。后来由此出现了一句彝族谚语叫做“女人不聪慧,帽子随便戴”。通过对她的描写,我们看到了女性身上的闪光点,女性天生的聪明智慧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对支格阿龙的两位情人的叙述,为了得到和独享自己丈夫支格阿龙,两位情人为此争风吃醋,在支格阿龙去另一个情人身边时,其中一个情人心生妒忌在神马尾巴上动了手脚,导致支格阿龙在飞往滇池的路上坠海身亡。虽然可以看出情人的狠毒,但是对支格阿龙的感情却是真挚的。支格阿龙”神话中所出现的女性描写都是正面形象,她们勇敢、善良、伟大、聪慧,正是因为有了女性描写的衬托,“支格阿龙”这个人物才会更加完整。在“支格阿龙”神话中体现的大多是对女性的尊重以及敬佩。而在《普罗米修斯的解放》中对女性的描写也是同样不容忽视的,普罗米修斯的妻子阿细亚,海洋女神,大地之母等女性形象。例如阿细亚,她集美丽,爱和智慧于一身,给予普罗米修斯生命的给养和意志上的支持等。
三,《普罗米修斯的解放》和《支格阿龙》的不同之处
1,时代背景不同
希腊神话的产生比较迟,是原始社会父权制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所言:“希腊人,在他们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的时候已经站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了;…… 母权制已经让位给父权制[6]。由此可以推断出普罗米修斯的时代背景是以父权主义为中心的父权社会。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是地母盖亚与乌拉诺斯的儿子伊阿珀托斯与克吕墨涅所生,他是泰坦神族的后裔。泰坦神族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古老神族,他们的统治被后来的奥林匹斯神族所取代。奥林匹斯神族以宙斯为首,标志着父权社会的确立。普罗米修斯虽然支持宙斯推翻泰坦神族但同时也违背着宙斯意愿创造了人类,并盗取火种给人类,为人类谋幸福,这体现了他在父权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总的来说,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背景和他在父权社会中的主要角色,明显反映了当时的古希腊社会对父权制度的认可和扶持。而从“支格阿龙”神话中其母因三只鹰滴血而染孕育生子这一现象可以得出,这是典型的“知其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时期。可以总结出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群婚状态”。后来到支格阿龙娶了主动向他求婚的两位情人为妻安家时,已表明古时期彝族婚姻形态由群婚制向对偶婚制(或者可以说是一夫多妻制度)过渡发展,它是当时社会形态的反映。支格阿龙坠海身亡从民俗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当时的对偶婚已经显现出各种弊端,人类将选择更为进步的一夫一妻制来代替对偶婚制。在阶级社会中“一夫一妻制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7]。为了约束并限制对偶制度弊端的重复出现,社会会更加鼓励和扶持一夫一妻制的存在,维护社会稳定。而支格阿龙因情人的心计而坠海而亡,则是父系社会向母系社会过渡过程的中断,在当时社会时期,父系意识刚处于萌芽的阶段,无法与强大的母权力量作反抗,由此不能成功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父系社会。
2,神话结局不同
普罗米修斯遭受了3000年的身心折磨,但是在坚持不懈与苦难进行争斗过后,他被宙斯的儿子释放了,宙斯被打入地狱,因此普罗米修斯得到了解放,走向释放的旅程。整个世界一片光明,人类万物共欢庆。支格阿龙是处于彝族母系社会时期,男性们为了推翻母系社会,用神话形式树立起来的一位英雄人物。支格阿龙虽然身经百战,骁勇善战,最终的结局却是惨遭情人毒手,导致悲剧的发生。支格阿龙的悲剧象征着父系社会在母系社会的较量下失败,但是父系文化并没有因此而认输气馁,甚至凝聚着更加强大的力量继续和母系文化比拼。这两位民族英雄拥有着截然不同的故事结局,由此可以看出各自文化背景的显现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四,结论
《普罗米修斯的解放》与《支格阿龙》分别产生于英国和我国彝族的原始社会时期,讲述的是先民们战胜邪恶力量,为人民谋幸福,征服自然过程中的社会历史面貌的身影和显现。马克思始终笃信与笃行普罗米修斯为全人类盗火播火的理想信念,最终成为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为人类的解放提供了思想的火种,从根本上解放了人类的精神。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昭示了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为信仰不懈奋斗的荣光与梦想——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人都将成为普罗米修斯,人类终将再认识马克思[8]。因此,普罗米修斯和支格阿龙也是正义的化身,他们切记人民疾苦,牢记人民使命和任务,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利益。二者在神话的基本母题和价值观念方面显示出一定的雷同性,但是由于所产生时代背景和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两者又各具自身特点。可见,神话是各民族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进行探索、憧憬和幻想的结果。我们只有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才能找出其中有规律性和其中的异同性,才能看出其中所存在的本质和内涵。
文献:
[1]矛盾. 神话研究[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7, 第 二页。
[2]马克思、恩格斯. 论文学艺术[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第一卷, 第 111 页。
[3]Guerin, Wilfred L. et al.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160.
[4]洛边木果,何刚,周维萍.各地彝区支格阿鲁及其文学流传情况比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5,(1):132—136.
5从审美角度略论中国与希腊神话悲剧异同 —以《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鲧禹治水》为例
6.[3]斯威策.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M]. 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84, 第 272 页。
7彝族“支格阿龙”神话与《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比较研究 赵 婧 (云南美术出版社,昆明 650034)
8,普罗米修斯的启示 查懿珊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 年/9 月/7 日/第 0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