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校推进铸魂育人工程的路径研究
陆峥玲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益阳市 413000
本文为基金课题成果,课题名称:益阳市社科成果评审委2024课题(编号290)《地方高职院校推进铸魂育人工程的路径研究 》
摘要:铸魂育人工程于新时代乃是地方高职院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其目标在于培育具理想、信念与担当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研究以益阳地区作示例,对铸魂工程的实施路径与策略展开探讨,着重剖析了组织力强化、数字化赋能以及家校协同这三项核心举措,并提出了经由优化组织架构、构建智能化平台以及深化家校合作的具体施行方案。经研究发现,此类策略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范围与实际成效,同时也为地方高职院校构建差异化育人模式给予了重要参照。本研究在实践与理论方面的意义体现于,为高职教育领域推进铸魂工程提供了创新路径,为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铸魂育人;教育工作
引言
铸魂育人工程乃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之措,其意在借由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来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地方高职院校身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于实施铸魂工程时肩负着培养德技兼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大使命。不过,地方高职院校在资源配置、育人模式、师资水平等方面存有不足,铸魂育人工程的推进遭遇诸多挑战。在益阳地区,高职院校通过“四铸四立”模式的创新,已然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育人体系,也为地方高职教育铸魂工程的深入施行给予了极具价值的经验。本研究便是以益阳地区作为范例,对地方高职院校铸魂育人工程的具体路径予以探讨,对经验加以归结并提出优化之策,以冀能为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提供参照与借鉴。
1地方高职院校推进铸魂育人工程的重要性
1.1育人理念的深化
地方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关键场域,肩负着培育技能型人才的重大使命。然而,于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进程中,教育的任务绝非仅仅局限于技能的传授,更在于铸魂育人,也就是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以及人生信念予以塑造。铸魂育人工程凭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践行,将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至教学、管理以及服务等诸环节之中,从而为学生给予了更为深层次的精神滋养。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以基层职业岗位作为目标,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里将直接投身于基层治理与社会运行之中。倘若缺失坚定的价值信仰以及正确的思想引导,便极易因环境的复杂性而迷失方向。在此种背景之下,铸魂育人工程成为了校准育人目标、深化育人理念的关键举措,为学生成长为“德技兼修”的新时代人才提供了精神指引。这种理念深化所具有的意义,不仅仅彰显于学生个体方面,更于对地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所起到的长期助推作用得以体现。
1.2校园文化的重塑
在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进程中,因受资金与资源的限制,其校园文化通常会呈现出形式化及单一化的特征,欠缺内涵深度与感染力。而铸魂育人工程的实施,乃是通过系统化且立体化的育人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至校园文化的各个细节之中。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外活动,乃至师生关系以及评价机制,铸魂育人工程意在构建起全员参与的文化氛围。例如,学校通过引入民族团结主题活动、职业精神竞赛以及党建品牌建设等举措,进一步强化文化的思想引领功能。这种文化建设并非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更注重以感染、引导以及潜移默化的形式,增进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使他们能够在校园生活中深切体会到文化的力量。如此文化重塑,不但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高度,还为地方高职院校于职业教育体系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
2地方高职院校推进铸魂育人工程的策略分析
2.1组织力的强化
对于推进铸魂育人工程而言,地方高职院校务必以强大的组织力当作基础支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级组织的科学领导及执行能力。实践中,部分高职院校因组织结构分散或部门协调不力,致其难以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故而,优化组织结构并强化党委对铸魂工程的主导作用,乃策略实施关键要点之一。党委需明晰顶层设计,拟定详尽可行的战略目标,使铸魂工程融入学校管理诸环节。与此同时,院系层面应设立专门的铸魂工作小组,负责统筹教学、实践、活动等育人环节的具体施行。借由构建明晰的职责体系,明确校领导、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行政人员各自的角色与任务,各岗位人员形成合力,让铸魂育人工作贯穿于日常管理与教育教学之中。另外,校党委亦需凭借党建引领优势,将学生党员培养与党支部活动和铸魂工程深度融合,借助先进典型的示范效用提升育人成效。在此策略推动之下,地方高职院校不但可提升育人工作的执行力,还能经由组织体系的完善为铸魂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2.2 数字化的赋能
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今,数字化已然成为高职院校推进铸魂育人工程的关键手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往往较多地局限于课堂讲授抑或集中活动之类,难以对学生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予以满足。而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则为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可能。于学校而言,能够搭建起智能化的育人平台,借助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等诸方面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动态地知悉其思想状态以及行为习惯,进而精确地设计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譬如构建“铸魂评价系统”,对学生的学术成绩、实践活动表现、社会服务参与程度等指标予以记录,形成以数据驱动的育人模式,为教育干预提供科学之依据。与此同时,依靠数字化平台,学校还可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来塑造沉浸式的教育体验,助力学生更为直观地体悟爱国主义、职业精神等核心价值观。
2.3家校协同的深化
地方高职院校的铸魂育人工程倘若仅仅依赖学校单方面的努力,那么必然会受到资源和影响力的限制。而通过对家校协同机制予以深化,能够将教育力量自校内延伸至家庭,进而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育人格局。家庭属于学生思想品格养成的关键场所,然而由于诸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要么不够重视,要么缺乏相应方法。故而,学校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构建起紧密的联系,助力家长投身于铸魂工程之中。确切而言,学校能够借助定期举行家长教育论坛、设立家校交流平台等举措,向家长宣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与方式方法。与此同时,经由家校协作,学校可邀请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成长活动里,像主题班会、志愿服务之类,使家长在教育进程中担当特定角色,增强学生对家庭和社会责任意识的认知。
结语
铸魂育人工程乃是地方高职院校培育德技兼修人才的关键途径,肩负着塑造学生信仰、价值、精神与人格的时代重任。通过增强组织力来构筑育人合力,凭借数字化技术来提高教育精准度,深入家校协同来拓展育人广度,高职院校便可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覆盖面。本研究着眼于益阳地区的实践情况,归纳了推进铸魂工程的核心策略,这不但为高职院校探索育人新模式提供了实际参考,也为达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奠定了理论根基。
参考文献
[1] 吴细玲. 高职院校用新思想铸魂育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策略[J]. 高教论坛,2020(9):93-96. DOI:10.3969/j.issn.1671-9719.2020.09.025.
[2] 罗倩,杨发军. 重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路径探索[J]. 畅谈,2022(6):113-115.
[3] 何衡. 地方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23(15):49-52. DOI:10.3969/j.issn.1673-4289.2023.1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