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算力网络安全信链技术及运用分析

作者

姜雪 任彦辉

国网酒泉供电公司,甘肃省酒泉市 735100

姜雪(1988.12-),女,汉,甘肃玉门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7级本科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职于国网酒泉供电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

任彦辉(1989.02-),男,汉,甘肃天水人,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7级本科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职于国网酒泉供电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网规划与电力营销。

摘要: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算力网络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选择。算力网络应运而生后,实现了与网络的深度融合,对系统进行统一编排调度,便能够形成分布式网络,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基础。而从运行过程来看,算力节点以及数据传输依旧存在安全性问题,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安全信链,保障数据传输、存储安全,进一步推动算力网络发展,培育未来产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算力网络;安全信链技术;运用

引言: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发展,算力集成网络运载力、计算力、存储力为一体,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算力网络是支撑数字经济的重要设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国家多个部门联合提议构建国际算力网络体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视算力网络发展。而针对算力网络安全保障还存在不足,需要针对网、云、算、数多个维度,构建稳定的安全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

1、算力网络架构特征

1.1算力网络发展提速-算网安全是关键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实施背景下,国家算力网络建设快速发展。网络发展的同时,保证算网安全十分关键。网络服务体系建立后,未来会在算力网络牵引下,实现更多算力网络支撑下实现一体化发展。网络风险无处不在,算力网络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还在整合研究,面对复杂、数量庞大的算力网络,打破传统算力的安全域,使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面临网络风险。算力网络集成多种技术能力,为社会提供服务。呈现绿色低碳、多元化等特征,对于数字化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1]。

1.2算力网络架构特性复杂-网络安全风险大

算力网络架构包含了通信、服务、运营等多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有相应的服务内容。负责为运营商提供网络服务、调度平台运营者对资源编排、提供各类算力资源等。算力网络在运营过程中,除了保证功能外,还应保证双方交易安全。而算力网络经过发展后,与网络深度融合,呈现海量异构算力,延长了产业生态链,使得交易平台安全风险增加。

1.3算力与网络深度融合-安全风险级联放大

算力网络基于对全网资源感知分析,按照需求调度编排,形成动态调整后可能导致安全风险等级升高。安全风险会根据信任体系防御,在算网资源集中的情况,可能导致数据泄露,需要建立更高级、更安全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当前网络场景复杂化,加深了安全防护难度,这也使得网络安全运维成本提升。加上网络跨域连接、传播信息,云技术协同,进一步增加网络传输风险。

1.4传统网络与新型网络风险并存-冲击现有网络防护手段

传统网络升级成为算力网络后,各个主体算力协同力度增加。使得算力网络面临更危险的挑战,对于交易需求方而言,加剧了数据暴露风险以及数据安全。现有的防护模式,无法全面保障算力网络安全。算力网络服务交易涉及的业务模式等,都需要更快建立完善的安全信链,保证数据传输安全,形成更先进的防护模式,引领网络安全。

2、基于算力网络安全信链技术的思考

针对算力大规模渗透网络,生态主体增加,安全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需要摸清设计运营过程中,算力网络服务关系,强化顶层色合计和统筹,构建完整高效的算力网络安全信链技术,明确工作思路和原则,理清各单位主体责任边界。同时强化安全监管,构建网络安全标准体系,依托各个节点开展安全管控。形成协同工作机制,优化算力网络安全治理结构,增强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为算网安全治理提供保障。因此,构建统一的算力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打造全国态势感知系统,为跨域网络安全提供保护。利用安全代理、身份评估等技术,构建网络安全框架,引入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形成可视化、服务化的算力安全治理体系,全面保障数据安全。

3、算力网络安全信链技术应用场景

算力网络应用场景日益广泛,从科研到生活无处不在。较为常见的有制造业、医疗、网络安全防御、各种系统中。强化算力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有助于护航数字经济稳定发展。算力网络自身包含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通过“编排”“计算”“网络”为资源打造毫秒级别的数据通路。正因如此,算力网络建设保证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算力网络作为全新的计算体系分布广、数量庞大,对于防护需求较高,一旦受到攻击可能影响用户的数据安全,合理对其进行安全规划,对不同算力终端、网络编排调度,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2]。

3.1安全架构

根据算力网络打造适配区块链的信链技术,实现数据到各端口的连接服务。支撑算力并网、调度等业务场景,提高数据节点传输的可靠性。基于算力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架构应包含应用层、服务层、支撑层、网络层。

其中,服务层与支撑层应设置可信标识,能够保证该层运行的可行性。确保服务层做好计算、校验等工作,发挥核心功能;支撑层根据网络结构适配区块链层。利用区块链分配资源信息,识别数据、完成计算等工作,保证业务端透明公开;网络层包含数据运营、编排、基础设备,维护设备运维。在此基础上构建应用层,用于并网、调度,能够直接适配到可信服务层中,打造良性的循环网络体系。

3.2应用场景

构建算力网络安全架构后,根据平台的核心能力,对接入的设备、用户身份进行识别,提高数据可信度。基于可信执行环境,将执行操作部署在各个节点中,对加密的各个环节管理,确保数据传输处于安全环境下;利用区块链防篡改功能,使用国密算法加密处理数据,保证区块链上数据完整、真实。将其应用在算网应用场景中,满足数据高效传输。算力网络为核心的基础上,在分布式算力网络中能够满足低时延、大带宽等关键指标,有效应对各种业务。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保障算力网络中的算力节点可信。

当前算力网络安全信链技术已经应用在了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中,并将算力网络落实在各个省份,基于算力节点进行数据保存、安全管理,验证了大流量数据压力下,依旧能够联合区块链、分布式技术等为数据流动提供保障,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算力网络作为新时期的基础设施,成为国家数字化发展的关键。面向算力网络应用场景,结合数字化技术构建算力网络安全信链,为算力网络运行提供安全保障,创新优化算力网络安全能力,促进技术应用,加速推动数字化经济发展,为各数据协同联动提供可靠支撑。

参考文献:

[1]管涛. 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法治逻辑及其优化路径 [J/OL]. 当代经济管理, 1-11[2024-12-12].

[2]郑强,胡明茜. 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J/OL]. 改革, 1-12[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