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在检疫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郭娜
唐河县畜牧发展中心
引言
动物疫病不仅会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通过动物产品传播给人类,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检疫工作作为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其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动物疫病防控的成效。传统的检疫工作主要依赖人工调查和经验判断,存在信息收集不及时、数据处理效率低、预警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复杂的动物疫病防控需求。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动物疫病相关信息的实时采集、快速分析和及时预警,为检疫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对提升检疫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在检疫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一)优化检疫工作流程
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整合检疫工作各环节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高效流转。在动物养殖环节,系统可实时采集养殖环境参数、动物健康状况等信息,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即可掌握动物的养殖情况,无需进行大量的现场调研。在动物运输检疫环节,系统能够实现检疫申报、检疫结果审核等流程的线上办理,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提高了检疫工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同时,系统还能够对检疫工作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检疫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
(二)提高检疫工作效率
传统的检疫工作中,信息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等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完成,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利用传感器、移动终端等设备实现对动物疫病相关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实时传输,大大减少了人工信息收集的工作量。同时,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能够快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及时发现动物疫病的发生趋势和潜在风险,为检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系统还能够实现检疫信息的快速查询和共享,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即可快速获取所需的检疫信息,避免了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工作延误,有效提高了检疫工作效率。
(三)增强疫病防控能力
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对动物疫病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前发现疫病的发生迹象,为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争取宝贵时间。系统通过对动物疫病发生的时间、地点、种类、流行范围等信息的分析,能够准确判断疫病的流行趋势,预测疫病可能扩散的区域和范围,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指导相关地区和部门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同时,系统还能够为疫病防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工作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提高疫病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系统还能够对疫病防控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不断增强疫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
二、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在检疫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功能有待完善
部分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在功能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完全满足检疫工作的实际需求。例如,一些系统的数据采集范围较窄,仅能采集部分动物疫病相关信息,难以全面反映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部分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较为简单,只能进行基本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无法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信息,对疫病流行趋势的预测准确性较低;还有一些系统缺乏与其他相关系统的对接功能,导致检疫信息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影响了检疫工作的整体效率。
(二)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数据质量是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由于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系统操作不熟练,在信息录入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错误、遗漏等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信息采集设备老化、损坏,导致采集到的数据不准确、不完整。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质量监督和管理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中的错误,进一步影响了数据质量,降低了系统的预警准确性和决策支持能力。
(三)基层应用推广难度大
基层检疫机构是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应用的重要主体,然而在基层应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部分基层检疫机构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较弱,无法熟练操作系统,影响了系统的正常使用;其次,基层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系统的建设、维护和升级,导致系统在基层的普及率较低;此外,一些基层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信号不稳定,影响了系统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制约了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
三、优化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在检疫工作中应用的建议
(一)完善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检疫工作的实际需求,对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功能进行进一步完善。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将动物养殖、运输、屠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纳入数据采集体系,确保采集到的信息全面、准确。加强数据分析功能建设,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和模型,提高系统对数据的深度挖掘能力和疫病流行趋势的预测准确性。同时,加强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对接,实现检疫信息与养殖、屠宰、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的共享和互通,形成完整的信息链条,提高检疫工作的整体协同性。
(二)加强数据质量管控
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对数据采集、录入、传输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系统操作的熟练程度,减少信息录入错误。定期对信息采集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数据质量审核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和校验,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中的错误,确保数据质量。
(三)加大基层推广力度
加大对基层检疫机构的资金投入,改善基层的工作条件,为系统的建设、维护和升级提供资金保障。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信息技术和系统操作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完善基层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通信部门加强对基层地区网络信号的覆盖和优化,确保系统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建立基层应用推广激励机制,对在系统应用推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在检疫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优化检疫工作流程、提高检疫工作效率和增强疫病防控能力。然而,在系统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功能有待完善、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和基层应用推广难度大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设计、加强数据质量管控和加大基层推广力度,不断提升系统的应用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韦雪华 . 新型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 [J]. 畜牧业环境 , 2025, (12): 106-107.
[2] 卢受昇. 动物疫病生态型监测预警策略分析[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4, 49 (06): 86-89.
[3] 黄祖国. 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系统V1.0. 重庆市, 重庆纳比微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