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田柳
重庆市云阳县第一初级中学 重庆市 404500
摘要:初中数学学习奠定了学生未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然而,当前不少学生存在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方法欠佳等问题。本文从预习、课堂学习、复习三个环节,提出"夯实基础,提升效率""专注思考,学以致用""及时巩固,融会贯通"的学法指导策略。该策略旨在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学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和效果,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法指导;预习;课堂学习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学习能力显著提高。打好初中数学基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未来学习高等数学、适应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初中数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前预习:夯实基础,提升学习效率
纵观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部分学生预习意识淡薄,方法不当,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课堂学习效果。面对这一问题,亟需教师加强预习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预习观念,掌握科学预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首先,明确预习目标至关重要。学生预习前要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为例,学生通过预习应掌握方程的概念、解法、应用条件等核心知识。这样,学生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预习,学习更有针对性。其次,整体浏览教材,梳理知识脉络。学生应快速浏览教材内容,把握章节结构,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建构知识框架。这种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的预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宏观把握知识体系,理清学习思路[1]。
再次,标记疑难点,为学习做好铺垫。预习中遇到疑惑和困难很正常,学生应善于标记这些问题,带着疑问进课堂,通过听讲、讨论、练习等环节加以释疑和巩固。教师在备课时也应全面分析学情,针对学生预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中学习:专注思考,学以致用
课堂学习是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主战场。要真正做到高效学习、学以致用,学生必须全身心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实践。这对学生的自我约束、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课堂上保持专注是高效学习的基本前提。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刺激,学生应该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全神贯注于课堂教学。聚精会神地倾听教师讲解,准确把握重难点所在,紧跟教学节奏,与教师思维同频共振。这种高度的注意力集中,是深刻理解知识、培养逻辑思辨能力的必要条件。
第二,课堂互动和积极思考不可或缺。课堂绝非单向信息传递的场所,而应该是师生交流、生生讨论的大舞台。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勇于质疑权威,积极回答问题。在这种双边互动中,锻炼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同时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倾听、宽容、接纳不同观点,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及时消化和内化新知尤为关键。学生在专注听讲之余,要及时记录重要信息,形成简明扼要的笔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以及解题思路以书面形式固化下来,方便回顾反思。对于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的疑点难点,要及时向师生请教,力争当堂弄懂,扫除认知障碍。课后则要通过整理笔记,将零散知识点系统梳理、内化,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
三、课后复习:及时巩固,融会贯通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是知识内化、消化和再创造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不少学生忽视复习的重要性,复习流于形式,难以取得良好效果。针对这一现状,学生必须树立科学复习理念,掌握系统复习策略,及时巩固所学,融会贯通新知。唯有如此,才能推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实现数学学习质量的持续提升。
第一,当天复习要成为常态。学生必须摒弃"考前突击"的陋习,养成"随堂随复"的良好习惯。通过回顾当天所学知识,梳理重难点,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失,查漏补缺,可以有效减少遗忘,加深理解。教师应加强督查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检查复习效果,促其内化知识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定期系统复习不可或缺。在日常及时复习的基础上,学生还要定期开展系统复习,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通过主题梳理、章节总结、跨章归纳等方式,探究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严密的数学知识网络。同时,对模糊不清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及时查漏补缺,力求全面理解、透彻把握,形成完整、清晰、准确的知识结构。
第三,知识运用是复习的落脚点。学好数学绝非死记硬背,关键在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生在复习中要将书本知识与解题实践紧密结合,勤于练习,举一反三[2]。针对典型题型进行反复训练,探究题目之间的联系,总结归纳解题思路和技巧,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则要精心设计习题,兼顾基础性和拓展性,加强分层指导,促进学生学会迁移类比,触类旁通。
结语
初中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通过课前预习夯实基础,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专注思考和互动,提升运用能力;课后及时复习,融会贯通,构建知识体系,能够显著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今后,教师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学习策略。学生要加强学习方法实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数学素养。相信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一定能开创初中数学教育的崭新局面,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金钢.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实践与思考[J].学苑教育,2024,(19):22-24.
[2]崔自敏.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2022,(1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