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张凤云
滁州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引领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的中坚力量,其高质量发展则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举措和重要途径,对于安徽省工业经济高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工业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特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和优化未来产业布局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征;机遇;挑战
分类号: F276.44
引言
新发展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和重要领域,也是各国抢占世界经济发展高地的关键,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其创新驱动发展和融合集聚发展对于推动科技进步、突破科技创新瓶颈和打破美国科技封锁,应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安徽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的号召,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创新融合集群建设机遇,加快资源要素向产业集聚、政策资金向产业倾斜,有力地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
1.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十三五”末,安徽省已形成68个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51个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26个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和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3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2.9%,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超60%。2023年,安徽省已先后认定了51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68个重大新兴产业专项,且合肥市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和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获批数量位居全国第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优势。由表1可见,近5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呈现先快后慢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2019-2021年产值增速逐年加快,2022-2023年的增速又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2.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
2.产业集群化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陆续建成,大量的战新企业入驻园区,落地生根,集聚发展。截至目前,安徽省成功获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先进结构材料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与浙江、北京、上海等地并列全国第4位,仅次于山东、广东、江苏。2013年,安徽省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区集成发展的示范省。2014年,安徽省发布了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发展基地。2016年云计算等8个集成发展基地和航空产业等2个实验基地相继登场。目前,安徽省已先后认定了26个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获批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的模式。主要产业集群为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及人工智能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通过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进一步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增长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2.2行业差异化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做优做强实体经济,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和发展方向,深入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壮大、融合集群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了从“铜墙铁壁”到“芯屏器合”、“集终生智”、“大智移云”的多点开花、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从表2可以看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速度较快,但行业发展不平衡。从产值增长情况来看,除了数字创意产业之外,其他产业产值均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其中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最为强劲,产值环比增长率最快,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速度紧跟其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产值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生物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率相对平稳;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的产值增长率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中数字创意产业更是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由此可见,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产业发展存在不平衡、差异化较大的现象,有些产业间发展甚至呈现两极分化的现状,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一骑绝尘,势头强劲,而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也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产业间的融合生态和高质量的发展环境,因此各产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的特点,合理分工,缩小行业间差距,避免恶性竞争和散而不聚的低效率产业分工体系。
3.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加速演进,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和数字化浪潮纵深推进,世界各国对科技竞争和创新高端要素的掠夺进一步加剧,国内经济发展正经历大步迈入高质量阶段、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产业布局区域化发展的多重战略机遇叠加期,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加快推进,给安徽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融合、集群、绿色和差异化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我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补齐产业链短板和加快发展优势产业、持续发展领先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带来了历史新契机。但是,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多重超预期风险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宋歌.以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22(09):57-59.
[2]潘冬.数字经济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研究[J].理论探讨,2022(05):168-172.
[3]何春明.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与对策[J].技术与市场,2022,29(06):189-190.
[4]赵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机理及培育路径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5(02):26-31.
[5]李文军,郭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挑战与应对[J].经济纵横,2022(08):65-75.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攻关课题:安徽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评价、农民增收促进 机理与检验(2020CX058)。
作者简介:张凤云(1991-),女,安徽滁州人,汉族,滁州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