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创新生态系统进程下的河南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作者

赵然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0

[ 赵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学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影响力投资视域下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42400410626)。]

赵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学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影响力投资视域下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42400410626)。

摘  要:一流创新生态拥有研发、落地、生产能力的科技人才团队,能够向社会提供一流成果转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必须在战略谋划中凸显科技创新地位,全面实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产业集聚创新高地、推动国际级创新资源基地、加大政府扶持等方面建设,使科技创新生态成为河南省的关键竞争力,抢占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和科技创新孵化的综合平台。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 河南 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三中全会”)是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化和国家“十五五”规划开始布局的关键时刻的一次重要会议。三中全会公报用较多的篇幅阐述了科技成果转化策略,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改革、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和平台建设、政府奖励和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策、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等,几乎囊括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所有重要议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可以看出,三中全会没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孤立的事件来讨论,相反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牵引科技创新的动力以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和杠杆来加以布局的。河南省明确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发展方向,创新生态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和焦点。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创新活动和创新体系本身,更取决于是否拥有良好的创新生态,良好的创新生态是现代化创新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一、一流创新生态的阐释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生态是促进科技创新的源泉。经济社会发展到当今,生产力的更替和进步依靠科技的领先,科技领先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基础。从国际上看,科技创新愈发成为重塑全球经济,乃至政治格局的决定性力量。从国内来看,我国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凸显出对科技创新引领的依赖性。随着我国劳动力价格上涨、环境成本接近居民承受极限、自然资源消耗过度,低成本的优势逐渐丧失。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保持国家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

河南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是打造创新生态的高地的具体落实。一流创新生态的目标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整合市场要素资源配置,协同相关产业,包含能够有效地向社会提供一流的成果转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标准打造创新生态氛围,扶持一流产业,打造专精特新企业。

二、河南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基础和差距

建设创新生态是河南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而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先要厘清创新生态在河南的发展现状,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差距,找问题,找不足,才能更好的建设一流创新生态。

(一)河南发展创新生态的现状

河南省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具备进步态势。近年来河南省在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上越来越支持,在引进相关企业和人才上给与大力支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平台)建设,推动科技金融、院所产业、国家地方的融合协同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工程等。河南省试验发展经费占比持续增加,每亿元研发经费的发明专利授权数,企业的技术交易额相关指标均翻番增长,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孵化器创业导师数也增长明显。河南省具有一定的科研研发资源。从双一流高校分布来看,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坐落于河南。以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科技型引领企业具有明显作用。

一是以区域创新集群建设为抓手,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紧紧围绕河南特长,依靠国家战略,运用创新驱动生态发展的系列动力,标准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科技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性的优化升级,在推动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原创性主体培育、人才团队建设和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奋力紧追。

二是聚焦科技促进发展,打造“产业聚集创新高地”。聚焦技术攻关,打造重点创新区域,促进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做的更强更优、培育战略性新兴发展,推动河南省整体产业提高效率,完成高质量发展。

三是聚焦重大突破性技术创新,推动国家级创新资源储备基地。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参考科技创新的先进省份,河南省可以考虑推动省属实验室、省属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

(二)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河南省在科技创新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非常明显,主要包括创新生态氛围不足、创新发展不平衡、高端研发资源不足和金融支持不匹配等问题。

一是创新生态氛围不足。创新氛围相对薄弱,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科技评价和奖励导向不够合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地方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

二是创新发展不平衡。河南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中等行列,但各市科技创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突出。郑、洛、新三市主要创新指标占全省60%左右份额,其他市创新能力比较较弱。

三是高端研发资源不足。重大科创平台严重短缺,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省仅仅拥有1席。同时,3大国家科创中心、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河南均存在缺失。

四是金融支持没有协同发展。十三五末,科研投入年强度为1.46%,与全国平均水平2.23%有差距。经济规模排名全国第五,2019 年河南省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 15 位,创新能力与经济实力不相符。

三、河南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战略部署

在认识到河南创新生态的发展现状和创新生态对河南发展的重要性,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官方发布,河南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要在发展思路上坚持一头承上,即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部署,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部分;一头启下,即落地产业的技术创新,用好科技支撑,激发企业活力,齐头并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河南省在战略目标上提出“五个突破”,即突破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突破国家大科学装置、突破世界一流学科、突破重大前沿课题研究、突破重大原创性成果。同时实现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和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两个高效”。具体落实在,抓创新平台,着力凸显战略性引领性;抓创新主体,着力扩总量强覆盖;抓创新项目,彰显“项目为王”理念;抓创新载体,突出功能性服务性;抓创新人才,突出高校、企业和平台需求;抓体制机制,突出系统性和协同性;抓创新布局,着力提升集中度显示度等七个抓手上。

对应高端研发资源不足的问题,河南省将倾力培育重要科技力量,加强实验室体系,振兴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为解决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河南省政府强力支持争创和建设“双一流”高校,并选取河南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的11个学科争创国家一流学科。河南省政府集中颁布了一系列针对人才、创新的政策措施,为支持打造河南创新生态提供良好的政治氛围。

四、河南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对策建议

毋庸置疑,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是河南省整个经济社会腾飞的必要基石,针对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尚存的问题,在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决策部署下,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以区域创新集群建设为抓手,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要聚焦“放权、松绑、容错”的机制,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迈出更大步伐。同时,持续实施自创区好产业集群专项,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围绕河南省智能传感器、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

二是聚焦科技促进发展,打造“产业聚集创新高地”。是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打造重点创新区域,需要我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全省产业提质增效。

三是聚焦重大突破性技术创新,推动国家级创新资源储备基地。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参考科技创新的先进省份,河南省应推动省属实验室、省属技术创新中心的“一室一中心”建设。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和河南省创新需求,对标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建设黄河实验室等培育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在地下工程装备等优势领域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同时加快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引进布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区域新生态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营商环境,用一流的营商环境去匹配一流的创新生态。降低企业经营的费用,为稀缺的产业提供一揽子金融和财政服务,帮助企业成长。

五是增强创新驱动引领,提升产业竞争力。河南省之所以是经济大省而不是经济强省,其关键在于产业竞争力弱,新产业占比不够,产业链的位置不高等。适宜的创新生态可以产生创新资源、催化科研成果落地,创新是工业革命之后促进生产力的最佳捷径。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只有打造创新的良好生态,才能拥有强有力的竞争力。河南省应该谋划建设以国家工程中心,省级工程中心为引领的一流创新平台,发挥市场的力量,以企业研发和市场化为创新主体的多维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郭勇:《实现“六新”突破关键在于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前进》,2020(1):14-16

任志宽:《重视基础、区域协同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体系》.《科技日报》.2020年6月23日第 005 版

河南省人民政府: https://www.Henan.gov.cn/[EB/OL].2021-09-06/ 2021-09-30.

贺志强:《建设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高地》.《北京观察》.2018年第7期:30-31

黄鲁成,李阳:《针对国际 R&D 中心的中国城市定位研究》.《市场经济研究》.2004( 6):40 - 42.

李鹏飞:《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山西日报》.2020年12月22日第 0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