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张雪洲
铁煤集团大隆矿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摘要:煤矿开采作为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不仅严重破坏了大气、水体和生态环境,还对土地资源和噪声等方面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出发,探讨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煤矿开采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煤矿开采过程;环境影响因素;对策
1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1大气环境
煤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排放,这些废气主要包括TSP(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烟尘、煤尘、CO2、SO2等。这些污染物不仅严重影响大气质量,还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炭的运输、筛选、破碎等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和烟尘。这些颗粒物在大气中悬浮,不仅降低了大气能见度,还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此外,煤炭燃烧过程中释放的CO2和SO2等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等环境问题。在煤矿区,由于煤炭开采和加工活动频繁,空气中TSP和SO2的浓度往往超标。这些污染物不仅影响矿区工人的健康,还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TSP和SO2环境中,人们易患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1.2水体环境
煤矿开采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矿井废水和生活污水是煤矿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矿井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硫化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这些废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周边河流或地下水中,会严重污染水体,影响水质安全。同时,矿井废水的排放还会改变水体的水动力学性质,导致河床淤积、河道水流速率变化等问题。
1.3生态环境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全方位的。首先,煤炭开采过程中会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原有的植被和生态系统。这不仅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其次,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在堆放过程中会占用大量土地,并产生扬尘污染。这些废弃物在风化、雨淋等自然作用下,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1.4土地资源
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地面塌陷、裂缝、沉陷等方面。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土 地的使用价值,还对农田、道路、建筑物等造成损害。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煤层的开采,会导致地质结构的变化,进而形成地裂缝、地表塌陷等。这些现象不仅破坏土地资源的完整性,还影响土地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农田区域,地面塌陷会导致农田高低不平,甚至形成积水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1.5噪声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同样不容忽视。在煤矿区,机械设备、运煤汽车等产生的噪声不仅影响矿区工人的听力健康,还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煤矿开采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如采煤机、掘进机、运输机等,都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这些噪声不仅影响工人的听力健康,还可能导致工人出现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等神经症状。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工人还可能出现听力损伤、噪声性耳聋等职业病。
2针对煤矿开采环境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大气污染防治
首先,应加强煤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粉尘控制。在煤炭的开采、运输、筛选和破碎等环节,应安装除尘设备,如布袋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以减少煤尘和烟尘的排放。同时,应加强对这些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提高除尘效率。其次,应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煤炭的直接燃烧。在煤矿区,可以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替代传统的煤炭发电方式。此外,还可以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最后,应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在煤矿区设置大气环境监测站点,实时监测TSP、SO2等污染物的浓度,确保排放达标。同时,应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倒逼企业加强环保管理。
2.2水体环境保护
首先,应加强对矿井废水的处理。在矿井废水排放前,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硫化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确保废水排放达标。同时,应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其次,应加强对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在煤矸石堆放过程中,应采取防雨、防渗、防风等措施,减少雨水冲刷和淋溶作用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同时,可以探索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如用于发电、建筑材料等,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最后,应加强对煤矿区周边水体的监测和保护。在煤矿区周边河流、湖泊等水体设置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水质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水体污染问题。同时,应加强对周边居民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水体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2.3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
首先,应加强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土地资源的保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开采区域,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同时,应加强对开采区域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如植树造林、种草绿化等,提高土地的生态功能和承载能力。其次,应加强对煤矿区周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在煤矿区周边设置生态监测站点,实时监测生态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生态破坏问题。
2.4土地资源保护
首先,应加强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土地塌陷的预防和治理。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开采区域和开采顺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塌陷和破坏。同时,应加强对塌陷区域的治理和修复,如采用充填开采技术、建设挡土墙等措施,防止塌陷进一步扩大。其次,应加强对煤矿区周边土地资源的保护。在煤矿区周边设置土地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土地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地破坏问题。同时,应加强对周边土地的规划和利用,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后,应加强对煤矿开采企业的土地管理要求。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要求企业按照土地管理要求进行开采和加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同时,应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技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生态功能。
2.5噪声污染控制
首先,应加强对煤矿开采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噪声控制。在机械设备选型时,应优先选择低噪声设备,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降低噪声排放。同时,可以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隔音屏障或采取其他降噪措施,进一步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其次,应加强对运煤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噪声控制。在煤矿区周边设置交通噪声监测站点,实时监测交通噪声变化,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例如,可以设置限速标志、禁止鸣笛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的排放。最后,应加强对煤矿开采企业的噪声管理要求。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要求企业按照噪声管理要求进行开采和加工,确保噪声排放达标。同时,应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噪声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噪声控制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对大气、水体、生态、土地资源和噪声等方面均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措施。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推广环保技术、实施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等措施,可以逐步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庆.煤矿开采与支护技术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9):119-120.
[2]常峰源.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41(1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