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经济思想的四个坚持
杨阳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杨阳(1993-)男,重庆綦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仍然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仍长期居于世界前列,2015年以来稳居全球第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依然在全球占有很高的比重,占比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新的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我国长期体现出的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更是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对经济发展高质量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 经济 发展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长期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通过科学的经济发展预判,慎重审议后提出的经济思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1]因而,在整个习近平经济思想中,以及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着先进生产力带来的经济增长动能。可以说,在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最不能缺乏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是核心力量,是中坚力量,是兼具物质动能和精神动能的中流砥柱。近期,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战的打压下,中国经济能保持稳定、良好、向前的发展态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超前的执政理念是分不开的。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经济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足的重要实现路径,是解决中国现阶段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重要手段。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抓住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牛鼻子,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能够解决我国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很多年来想解决而未解决之事,能够推动实现我国长期想实现而未实现的社会治理愿望。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决定上层建设的发展状况,只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发展好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才会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下取得良好的进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社会经济不发展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经过长期发展和实践检验的真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3]经济体制改革怎么改,朝着哪个方向改,改成什么样,怎样改更加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一系列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都一一给出了有效的答案。首先,必须在供给侧方面进行调整,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和僵死企业,增加优质产能和创新性企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其次,必须在质量上要求做到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同步进行,提质增效应得到不断显现;最后,加大对国民经济风险的监管和预警力度,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
三、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经过我国四十多年的实践检验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抉择,坚持改革开放既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有效继承,也是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安排。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高效结合,通过对“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充分利用,我国在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逐渐成熟,促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稳步发展。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改革开放的使命已经完成,现阶段我国的改革开放依旧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仍然需要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在经济全球化逐渐加强的趋势下,闭关锁国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历史也证明了闭关锁国只会使国家越来越落后,而改革开放会使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所以,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依靠改革。[4]在改革中,首先,必须明确要改什么,改革应该是针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的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改对经济基础进步起阻碍作用的上层建筑;其次,必须认识到要怎么改,是结构性的调整还是局部性的调整,在改革中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最后,要有一个预备方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经济建设前所未有,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求解的过程,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探索,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进入深水区后,这个石头要怎么摸,有没有安全保障,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开放中,要充分利用和拓展国内和国外市场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要充分重视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牵引力和动力。要平衡内外需的关系,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尽快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可采取主动加大进口等措施。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在经济发展中的示范性和接轨性作用,既让中国能更好的走向世界,又让世界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特区要继续担当起开创者、实验者和推进者的角色,把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在改革开放中,还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应割裂两岸经济,要强调两岸经济发展的一体性和协调性,要认识到两岸经济的发展均属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都属于整个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创新经济发展新模式,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四、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长期坚持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5]公有制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应该得到长期的坚持和完善,在公有制经济的建设过程中,要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不断丰富管理经验,要把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同时,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之中,经济思想一定要保持高度的统一,要做到把力气和思想都集中在怎样发展经济,怎样改善民生,怎样推动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来。当然,民营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要充分分析自身发展的内外环境状况,主动提升自身应对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首先是主动应对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其次是应对全球经济放缓,市场需求下滑的风险,建立企业风险应急机制;最后就是要从内部找原因,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2017-10-27 .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5434.htm.2013-03-17.
[3]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22-09-10(02).